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启动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 老年人等可享受政策补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27 10:09:47

新华社上海11月27日电(记者吴振东)“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项目26日在上海启动,全市16个区的70个街镇被列为首期试点单位。上海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在2021年底实现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网络全覆盖,率先建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消费群体满意的城市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体系。

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广泛用于老年人、残障人士、伤病人士等功能障碍者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截至2018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达503.3万,占户籍总人口34.4%,同时上海有持证残疾人54.92万,其中60岁及以上34.9万,由此带来康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

据了解,上海首期70个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点多数设在试点街镇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另有部分设在养老机构或服务残障人士的辅具适配中心,老年人、残障人士、伤病人士可就近前往现场体验或办理租赁。试点期间,上海户籍60周岁至74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7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租赁《上海市2019年社区康复辅具租赁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可申请租赁服务补贴,补贴金额为辅具租赁服务价格的50%,每人每年补贴上限为3000元。

目前列入上海首期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的产品有45种,包括矫形器、家具及其配件、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医疗辅助器具等。上海市民政局表示,随着试点工作深入,产品目录会适时调整,同时也将进一步研究康复辅具租赁补贴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可行性。

2018年底,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的通知》。经申报,上海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在全市范围进行试点的直辖市。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