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南将建立海上环卫制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2-09 10:01:42

新华社海口12月9日电(记者王存福)记者从海南省住建厅获悉,为强化对岸滩和近海海面垃圾的清理,海南将建立海上环卫制度。

海上环卫实施区域包括沿海岸低潮线向海一侧200米、河流入海口、沿海港口、码头水域的海面以及近岸滩涂(三沙市及其他海岛根据实际划定范围)。

按照计划,2020年,海口、三亚、洋浦经济开发区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全面启动海上环卫工作,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2021年,试点地区海上环卫构建起完整的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其他沿海市(县)全面启动海上环卫工作。到2023年,全省海上环卫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海上环卫制度实行巡回保洁制度,根据垃圾量合理配置作业时间,遇到强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应停止作业并避险。作业区域内不得有明显的漂浮垃圾,收集到的垃圾应进行分类装袋,做到日产日清,密闭收集转运至垃圾中转站或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不得就地焚烧和掩埋,严禁裸露堆放码头、岸边。

在实际作业方面,将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海上环卫”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充分运用好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有效掌握海漂垃圾的动态和规律,尤其是对涌出的垃圾进行实时监控。逐步建立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海上环卫作业模式,大力提高岸滩清扫保洁和海上作业机械化水平,配置机械化作业设备。海边沙滩保洁应采用专业机械设备,对沙滩进行深度清理。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蓝海”营商环境对话会常态化 政企共建一流营商环境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任端平表示,营商环境建设厅将持续落实省委、省政府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求,将营商环境作为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解决,持续降低综合营商成本,提高营商收益,让企业在海南投资前景可期。

自贸港上的法治引擎: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海南样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海南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改革 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加速项目落地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林业局通过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全省推行用地用林联合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创新审批模式、打通部门壁垒,大幅提升用地用林审批效率,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