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利好全球产业链合作调整——访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01-19 16:46:55

新华社伦敦1月19日电(记者于佳欣、孙晓玲)“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两国企业和消费者,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好消息。”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近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在她看来,协议签署给面临下行压力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喘息、调整和恢复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各方重新回到国际分工合作和全球化轨道上来。

贸易摩擦给全球经济增长蒙上阴影已成为共识。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2.4%和2.5%,较世行2019年6月预测值均下调0.2个百分点。报告还指出2019年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最疲软的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下半年也警告,如果贸易紧张情势仍得不到解决,经济前景可能明显黯淡。

过去一年多的贸易摩擦对经贸投资和产业链布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认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造成双边贸易下降、物价上涨、贸易转移等多重影响。

“这些贸易转移带来的价格上升,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的负担,牺牲了全球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傅晓岚说,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占全球贸易的60%以上,在一个全球高度分工的价值链中,美国的“长臂管辖”会严重影响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第三国的生产、就业和收入,而不仅仅是中美两国。“协议的签署不仅是对中美两国,也是对全世界的利好消息。”

同时,傅晓岚也强调,不应忽视贸易摩擦对企业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及部分跨国公司进行的全球供应链重新布局等事实。

加强全球产业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发展的必然。傅晓岚认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中国主动开放的姿态。“有很多中国已经在做,或根据自身发展要做的,比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金融领域开放,扩大进口等,协议签署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在她看来,协议中的条款对于中国迈向高收入、创新型国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保护知识产权和扩大外资准入内容为例,这不仅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还将更好地保护创新者权益,调动全社会创新积极性。

展望未来,傅晓岚认为,考虑到两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别,下一阶段谈判会充满艰辛,但她相信未来达成协议依然可期。

相关推荐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

端午民俗节活动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粽香传情·共庆端阳”端午民俗节5月3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举行,在吉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孔子学院、留学生代表及各界人士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纪录片《面对未知》在欧洲议会首映 聚焦可持续发展议题与中国经验

纪录片《面对未知》1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议会举办首映式,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