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春来埇桥农忙时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2-19 11:48:17

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是农业大区,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埇桥区细化工作举措,一方面持续强化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一方面指导春耕开展,有序推进农业发展等各项工作。

及时搭驻物资运输绿色通道。针对春耕后农资需求增加,以行政村为单位,同意农户、及生产大户需要的农资,有乡、镇农技站统一采购,向农民发放;对瓜苗、草莓等农产品售卖使用的车辆,在测量工作人员体温、核对信息后,及时放行,由专人负责辖区内货物装车及运输工作。在大营镇和永镇乡的接壤处,疫情防控人员正在对一辆集装箱货车进行检查。“我们是到利民种苗公司拉西瓜苗的。”货车司机一边接受测量体温,一边给卡点执勤人员说明情况。“我们知道,镇里一早上就安排了,对运送农资产品和种苗的,我们镇里设了绿色通道,消好毒,测好体温就可以放行。”在卡点值班的大营镇农技站长闵军说。通过农资统一采购和物资绿色通道,确保物资运输安全有序,不仅有效减少了居民的出行需求同时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顺时开展粮食生产指导。积极联系专家,通过工作交流群、线上问答指导、视频通过指导等方式,第一时间提供技术服务,有效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在符离镇杨楼村,农技站技术员夏中华正在种粮大户季永顺的地头指导小麦除草和除虫,“这个是䂳草酮,杂草小的时候打这个合适,现在小麦大了,急性药,这个不能多打了。”看着植保机开始作业,夏中华又匆匆来到村里另一种粮大户张乐举的田里,搓着田里的土,拿着麦苗,跟他唠起了上季秸秆收后土地镇压的重要性。“镇上农技站都是按农时给我们指导,今年受疫情影响,镇上又给我们请了专家视频授课、通过微信把信息都及时传给我们,春护没耽误,到6月初,请你们来看小麦丰收的场面!”在杨楼村承包了1700多亩地的张乐举告诉记者。据了解,符离镇种植小麦近10万亩,今年春季小麦已经完成7万亩管护工作。

按时推进大棚农业生产。在苗庵乡夏王村扶贫基地,致富带头人宁涛正在指挥着工人复耕土地,“我们基地占地600多亩,主要种植莴苣和早春西瓜,带动土地流转27户,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20余人,1月20日起,基地已经按莴苣收割情况分批次种下了西瓜的秧苗,近几天将全部完成种植。”和宁涛一样正在加班加点抢农时的还有大营镇心文家庭农场里正在给瓜苗嫁接的工人,“农场以生产嫁接西瓜苗、甜瓜苗为主,一个棚里50万株左右,一共有10个棚,一年生产3茬。现在工人正在嫁接的是第二茬,只要人力能跟上,就能赶上今年第3茬,能追回损失。”心文家庭农场负责人韩文心说。

埇桥区坚持在疫情防控同时,积极复工复产。综合分析、科学研判,持续提升群众做好自我防护意识,有序组织开展春耕生产,为建设美好埇桥激发强大内生动力。(方咏梅   张艺)

相关推荐
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巴黎举行

7日,以“共话智慧农业合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中国(广西)—法国现代农业推介交流会在法国巴黎举办。

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举行

2025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6月2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来自中非双方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中亚农民陕西“留学”记

6月11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洋学生”们,在秦东大地开启了一段特殊的“留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