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国内首单保税混调原油输送炼厂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3-04 10:39:08

记者3日从山东港口青岛港获悉,随着该港摩科瑞仓储1号原油泵启动,摩科瑞库区M23罐中2万吨混兑调和原油将通过董潍长输管道输送到东营炼厂。这是中国国内首票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也是山东自贸区政策实施后首个油品政策落地成果。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首次允许“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开展不同税号下保税油品混兑调和”。山东港口青岛港抓住机遇与全球最大石油公司BP合资进行保税原油的混兑调和业务。

此前,中国石化炼厂从全球采购原油后通常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先进行调油、混油才能用于生产成品油。而在海外混调往往需换小船中转运回,到岸混兑原油的成本大大增加。

对此,山东港口青岛港与国际知名贸易商联合,首次提出“国内自贸区保税原油混兑调和”理念。计划利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政策优势,依托董家口港区140万立方米的原油罐区从事原油批发、混兑调和与销售,带动和实现油品贸易、金融、航运等为一体的全程物流供应链发展,山东港口青岛港成为中国国内首个具有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功能的沿海港口。

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的开展为中国炼厂提供更便捷、更经济的增值服务,能有效满足炼厂多批次、小批量采购需求,解决资金周转压力,降低运营成本。

中化燃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邵艳滨表示,新加坡港借船供油每天吸引大批船舶到港,不仅加油还带动了补给淡水、采购果蔬肉蛋和生活用品等一系列衍生产业,原油的混兑调和也会带动和实现油品仓储、贸易、金融、航运等为一体的全程物流供应链发展。这可以让港口进一步降低装卸费、船油价格,吸引更多的船舶到港,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良性循环。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山东既是中国工业大省,也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集聚着三十多家大型独立炼厂,今年原油加工量预计超亿吨,占中国原油加工量的六分之一。作为重要的全球原油贸易集散中心,山东港口青岛港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油品吞吐量超越亿吨,在中国沿海港口位居首位,中国每六吨进口原油有一吨在青岛港上岸。

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赶船”记

黄岛站邻近青岛港,担负着青岛港前湾港区的铁路集疏港运输任务。在这里,山东、河南、山西等省份的货物经便捷的铁路网络运送而来,转运到港口装船出海。2024年,黄岛站共发送货物5146.5万吨,日均超过14万吨。

青岛港今年首条墨西哥集装箱航线启航

记者从山东港口集团获悉,这条新航线共投入8艘4000标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实行周班运营,航线依次抵达墨西哥西海岸恩塞纳达等三大港口,从青岛出发仅用20天即可直达恩塞纳达港,是国内最快到达墨西哥的挂靠港之一,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进一步提升了以黄河流域地区为主的商品进出口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山东青岛港今年首条墨西哥集装箱航线开通

5月19日15时许,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起,满载出口物资的“ALS FLORA”轮缓缓离开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公司的101泊位,标志着青岛港今年首条墨西哥集装箱航线开通,增强了青岛港中南美服务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