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扶贫花蕾”向春开 ——安徽宿州埇桥区扶贫工厂复工复产见闻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3-06 11:54:34

“现在重新开工了,收入又有了保障,心里踏实多了。”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杨寨行管区大王村扶贫工厂的生产车间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周敏正在忙碌着,她的工作很简单,把上游来的服装半成品剪去废角、线头。

周敏是大王村的农民,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在鞋城的鞋厂工作,还未成家。村里自从办起了扶贫工厂,周敏便一直在厂里务工。母子俩都有工作,2018年便脱了贫。“我一个月能拿到1600块钱,有了工作,生活就有了保障。”周敏告诉记者,她在扶贫工厂里干了不到一年,收入总共超过了15000元。

伊顿海思服饰有限公司是大王村扶贫工厂的主办企业。3月3日,大王村扶贫工厂入口处设置了两道防疫台,进厂工人在第一道防疫台处,换戴工厂分发的崭新口罩,然后再到第二道防疫台测量体温,喷洒消毒水。在制衣车间,工人们相互间隔坐在工位上忙碌着,工位还有空余。包装生产线前,成衣整齐挂起。

“今天是我们企业复工的第二天。为保证安全生产,车间采取间隔工位的方式进行生产,有效降低了车间人员密度。同时,我们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每天为工人们监测体温,对车间进行消毒。”企业副总经理李燕峰说,目前,工厂内复工的工人有32人。下一步,企业将按照相关要求,加快复工复产步伐。

伊顿海思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校服设计、制造、销售为主的规模服装企业,年产达50万套,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2019年初入驻大王村扶贫工厂以来,每年向村集体缴纳6万元的厂房租金。同时,优先吸收本地贫困户进厂就业。

腿部残疾的邵小燕也是在大王村扶贫工厂里就业的贫困户,因为懂得缝纫技术,在工厂里成了缝纫生产线的一员,一个月工资2500多元。“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既能拿工资,又能照看家庭,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邵小燕说,现在她和丈夫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感觉生活非常有奔头。

大王村扶贫工厂是北杨寨行管区规模最大的扶贫工厂,工厂的复工复产不仅让企业生产逐渐回归正轨,也让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有了“活水”。“我们辖区共有4家扶贫工厂,目前已经全部实现了复工复产。我们为复工复产的扶贫工厂提供了防疫物资,开展了防疫技能培训,帮扶制定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套方案,为扶贫工厂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充足保障。”北杨寨行管区党工委副书记蔡玉明说。(余明明)

相关推荐
绿色“智”造 点木成“金” 安徽宿州埇桥区大力发展板材家居产业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是“中国杨木产业示范区”。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板材家居产业,打造41.7平方公里的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形成板材加工、家具制造、智能家居等产业集群,探索出一条平原绿化催生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安徽宿州埇桥区:金融活水润春耕

为做好农业生产金融服务,全面助力农户春耕备耕,农行安徽省分行持续优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优先确保涉粮企业信贷投放,保证春耕期间农业相关企业资金需求,确保企业正常生产。

安徽宿州埇桥区:稳步推进DIP付费方式改革

​一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不断克服改革困难,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DIP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向前推进,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促进了医保医疗协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