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不让下游企业“没米下锅”——重庆化工基地力保防疫产品原料“活水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3-09 11:21:19

新华社重庆3月9日电(记者周凯)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监控着设备运行状况,白色粉末状的原料药源源不断从机器中生产出来……在重庆康乐制药有限公司,一桶桶磷酸氯喹原料药将被运送至上海等地的制药企业,用于生产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磷酸氯喹片。

康乐制药有限公司位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抗疟疾类药原料药生产企业,磷酸氯喹原料药是其主打产品之一。“我们去年年产磷酸氯喹原料药只有三四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需求量猛增。2月1日我们接到相关部门的复工保供通知,4日正式复工全力以赴生产磷酸氯喹原料药,目前已累计生产约15吨,基本能保证国内药企的生产需求。”该公司副总经理杨继斌说。

长寿经开区是国家级工业园区,作为我国西部重要化工产业基地,共有综合化工、化学医药、化工新材料等化工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家。化工产品是不少行业的上游原料,像康乐制药一样,这个开发区有多家企业正为下游医药企业供应原料。

医用聚乙烯醇是生产防感染医用织物处置袋、医用胶片等的原料。在中国石化重庆川维化工公司,生产线机器轰鸣,一袋袋医用聚乙烯醇被生产出来,工人们用叉车将其堆放整齐,等待运往广东、河南等地的医药企业,这些企业最终生产出的处置袋、医用胶片等产品将主要用于支援武汉相关医院。

川维公司聚乙烯醇运行部主管技师文敬勇介绍,医用聚乙烯醇此前不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量较小。疫情发生后,公司紧急安排2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医用聚乙烯醇,目前已累计生产近300吨,而去年全年的产量只有300多吨。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物流企业如期将原料送至下游客户,保障了相关抗疫物资的正常生产。

除了做好原料供应,长寿经开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原料优势生产防疫用品。位于开发区的重庆市映天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在开足马力生产消毒用品原料次氯酸钠的同时,还临时建成罐装车间生产“84消毒液”。公司董事长田时静说,次氯酸钠是企业多款产品中的一种,疫情发生前每天产量只有二三十吨。为保障消毒市场需求,公司自1月26日起紧急调整生产计划,现在次氯酸钠产量达到了每天260吨;此外,在政府特别审批政策的支持下,公司3天就获得了消毒液生产批文,目前已生产800吨“84消毒液”。

长寿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难、原料和物流保障不足导致部分企业“没米下锅”,是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问题。化工企业往往位于产业链前端,长寿经开区一方面派出11个工作组下沉企业帮扶,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督促原料生产企业尤其是医药行业上游企业加快复工,保障原料“活水来”;另一方面,抽调40名干部组建产业链梳理专班,帮助园区重点企业的123家配套企业、327家物流企业协同复工,促进整个产业链联动。目前,长寿经开区330多家企业中已有299家复工复产,其中规上企业、外资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借道出海 麻辣美食香飘世界 看新加坡之行背后的重庆机遇

6月的“狮城”,迎来了一场“陆海之约”。10日至13日,重庆组织上百人的代表团到新加坡,参与“新加坡·重庆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暨中新金融峰会、2025陆海财经论坛等活动,共促渝新“山海情”。

扩大朋友圈 收获新成果 描绘新愿景——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综述

6月10日至12日,四川成都,骄阳似火,为期3天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此举行。四海宾朋跨越山海,在巴蜀大地再次相聚,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中国(重庆)-非洲投资贸易合作恳谈会在长沙举行

6月12日,由重庆市政府主办的“中国(重庆)-非洲投资贸易合作恳谈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肖百灵,肯尼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李·金扬朱,利比里亚商业与工业部部长玛格达琳·埃伦·达戈斯,尼日尔工贸部部长阿卜杜拉·赛义杜出席会议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