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疫情考验欧盟协调机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3-12 11:12:25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扩散,欧洲受到的影响日趋严重。欧洲各国为抗击疫情纷纷出台措施,但彼此之间又因此发生诸多矛盾。为此,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10日紧急召集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视频会议。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此次会议展现了欧盟的团结,并出台了一些措施,但效果尚难确定。能否有效协调各国共同抗击疫情,成为欧盟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引发纠纷

目前,疫情已蔓延至欧洲40多个国家。其中,意大利确诊病例已经破万,成为中国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此外,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确诊病例也已过千,并保持继续增加的势头。

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欧洲各国纷纷根据本国情况出台相应措施,然而由于缺乏整体协调,这些措施引发不少纠纷。

例如,德国和法国出台了限制出口防护物资的禁令,引发相关国家,特别是不生产此类物资国家的不满。瑞士紧急召见德国大使表示抗议,敦促德国立即放行其截扣的输往瑞士的物资。奥地利也要求德国对属于奥地利的物资放行,并指责德国的单边行动正在给其他国家带来麻烦。比利时卫生大臣玛吉·德布洛克则指责法国的举措“不符合欧盟精神”。

同时,一些欧洲国家管控边界、限制疫情严重国家人员入境的做法也引发争议。针对奥地利等国限制来自意大利的人员入境一事,法国总统马克龙10日表示这是“坏的决定”,并称这类措施将起到反作用。

呼吁团结

针对上述情况,欧盟和欧洲多国官员近来纷纷发声,呼吁各国在抗疫方面加强合作、保持团结。

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事务的委员斯泰拉·基里亚基季斯表示,如果在当前的疫情危机里不能团结,将会为未来埋下隐患。玛吉·德布洛克呼吁:“在防护物资分配方面,我们应该展示出团结。”欧委会负责危机管理的委员亚内兹·莱纳尔契奇说:“损人利己的做法会削弱我们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10日的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视频会议正是在这种呼吁团结和协作的背景下召开的。与会者确认了欧盟当前面临的4项紧急任务,即限制病毒传播、确保包括口罩和呼吸器在内的医疗设备供应、促进疫苗等医药研发、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会议强调,欧盟需要制订一套统一的抗疫规范,各成员国出台政策时应注意协同。会议决定,各成员国卫生部长和内政部长每天都要沟通,以确保欧盟共同抗疫。各成员国领导人责成欧委会评估医疗物资需求量,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物资紧缺。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会后表示,欧委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组建一支由各成员国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组成的专家队伍,制定欧盟层面的指导方案;建立250亿欧元的应对疫情投资基金,以缓解疫情对相关经济领域的冲击。

效果未知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欧盟不能很好协调各国应对此次疫情,将重挫欧洲民众对欧盟的信心,增加“疑欧”情绪。这场疫情对欧盟的前途是一次关键考验。

尽管10日的会议展现了欧盟的团结姿态,也拿出一些协作抗疫的举措,但有分析认为,由于欧盟缺乏必要的资源,这些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还很难说。

对于由欧委会协调医疗物资采购,有分析指出,由于公共卫生管理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负责,各国可能会基于本国利益拒绝让步,欧委会在这方面能发挥的作用恐怕有限。

而关于冯德莱恩宣布的250亿欧元投资基金,有分析指出,该基金并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基本只是将欧盟预算中原有的资金换了个名目下发。

此外,上述计划的具体方案将在定于16日举行的欧元区财长会上讨论。有分析指出,由于各国对欧盟财政纪律的态度原本就不同,再加上疫情对各国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很难说各国能就此达成怎样的协议。(参与记者:李骥志、徐永春、张远、王子辰、于跃、李洁、唐霁、严明、陈晨、左为、谢宇智、韩冰)

相关推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后的前进方向

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专访|中欧应相向而行、携手合作——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日前在布鲁塞尔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即将在中国举行,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此次会晤为契机,总结中欧关系过去50年有益经验和重要启示,规划中欧关系发展前景,携手开创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