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稻虾蟹连作 一田双收促转型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阮步影 2020-03-26 17:23:20

3日26日,五河县小圩镇大圩村安徽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扎围网。

产好虾蟹、养好田、种好稻。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利用稻虾蟹连作模式,在该镇引导农户进行生态种养,不仅富了当地百姓的口袋,更吸引了不少外地养殖户前来转产转型,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去年全镇较常规种植业增收约二千多万。

近年来,五河县小圩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依托公司带动,走合作经营道路,先后成立养殖合作社14家,流转土地15000亩,稻虾蟹项目建成14000亩,项目覆盖11个行政村。

小圩镇成立农业合作社,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专业化全程服务,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社能直接吸收部分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就地实现转移就业,并依托公司和合作社带动,在技术指导、苗种提供、产品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该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提高土地流转价格,即增加家庭收入又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了无人种地后顾之忧。随着种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2019年全镇在稻虾蟹连作项目务工人员达到150人,其中贫困人口80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

优质的水产品养殖派生出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出水稻真正实现天然无公害,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种植。稻虾蟹连作项目是小圩镇调整产业结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一镇一品”农民增收主要手段,去年全镇较常规种植业增收约2000万元。2020年镇党委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好稻虾蟹连作项目品牌。(李向前)

3日26日,五河县小圩镇大圩村安徽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扎围网。

3日26日,五河县小圩镇大圩村安徽磊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工人们在喂食。

相关推荐
一“专”多能,人形机器人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安徽省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9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安徽省黄里笆斗杏、合肥龙虾、广德黄金芽、沙沟西瓜、六郎河蟹等5个产品上榜。

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4月1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