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中国与东盟产能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27 10:27:00

 

2015033016025877790338


新华社信息郑州7月27日电 (记者刘金辉、桂娟)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我们对此充满期待。”缅甸中华商会会长金森说。这也是26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经贸洽谈会与会客商达成的共识。

此次,金森带领的企业家代表团与中国企业签订了估值20亿美元的农业机械方面的订购合同和15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合同。

金森说,东盟一些国家在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工业产品等很多领域需要中国的产品和技术,而中国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就是双方合作的契合点。

今年3月,中国中信重工总承包建设的柬埔寨最大的水泥厂开工,该工程总造价2.62亿美元,建成后日产水泥5000吨,将大大促进柬埔寨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的投资在交通、农业、通讯等领域对东南亚国家帮助很大。”金森说。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李殿平说,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相近,经贸往来密切,制造工业领域互补性强,具备产能合作的良好基础。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促进双方产能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优势产能转移,也有利于东盟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助于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

来自马来西亚的亚洲企业家联盟总会会长陈宥池说,该协会的很多企业都与中国企业有贸易往来,这次来中原地区考察并推介合作项目,希望能得到中国企业的投资。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79.6亿美元到2015年的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截至2016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600亿美元,东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涉及贸易、物流、建筑、能源、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

外交学院教授高飞说,目前,中国和东盟有诸多合作机制在运行,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成,现在正在打造升级版,再如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等等,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中国和东盟10国做为创始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正式运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推进。”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说。

为了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优惠贷款、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手段,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行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推动面向东盟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实施了一批铁路、公路、能源、电力等重大的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

文莱马来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天助说,中国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有历史文化基础,又是现实合作发展的需要,它给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是相互的,将创造无限商机。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