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黄土地刨出“致富金”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4-20 11:33:51

4月19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黄圩镇巩沟村,村民三三两两地分散开,在一大片蒜苗地里忙活着。只见他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用尖锥子把蒜苗最上面的叶子挨着蒜苔划开,然后用手抓紧蒜苔下部轻轻往上提,“吧嗒”一声,一根鲜嫩的蒜苔就被完整拔出。

“拔蒜苔是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拔断了,这样就卖不上价钱了。”脱贫户李玲玉一边说一边指导着乡亲们拔蒜苔的技巧。从仅靠家里几亩薄地度日到租种50亩田地发家致富,李玲玉一家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带头人的转变。

因为公公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又有二级残疾,李玲玉一家在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看着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再看看自己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只守着4亩多地。李玲玉和丈夫心里很焦急。“我才不到30岁,顶着贫困户的帽子太难看了,说啥我也要把日子过好了。”李玲玉暗下决心。

没法出去务工,夫妻俩就盘算起了在家里增加收入的办法。想到养羊投入成本少,回钱快,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不高,李玲玉就在家养了10来头羊。丈夫巩瑞在村子里干起了给人装修的活儿。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让李玲玉一家在2017年顺利脱贫。

尝到了在家务工增收的甜头之后,李玲玉打算将发展的步子迈得大一些。想到自己娘家那边有种植大蒜的传统,2018年,李玲玉先试着在村子里以每亩500亩的价格,租种了15亩土地,种起了大蒜和大青豆。从早上吃完饭到太阳落山,李玲玉把心思全都扑在了这十几亩希望田上。“蒜苗长出来之后能收获两次,4、5月份卖蒜苔,6月份收蒜头,比种一般的作物要累一些,不累咋能挣到钱呢。”李玲玉说。当年恰逢大蒜市场走俏, 小试牛刀就挣得盆满钵满,李玲玉家靠着种地就收入将近十万元。

种地也能种出大门道,2019年李玲玉一口气又流转了35亩土地,继续扩大大蒜种植面积。看到周围农户有种植的意愿,李玲玉把自己摸索的大蒜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蒜苗要想长得壮,水肥就要跟得上,株距行距也要把握好,这样结出的蒜头才够大……

“如果今年行情好,一年收入20万应该不成问题。”李玲玉乐呵呵地说。眼下,拔蒜苔对人工的需求比较大,本村65岁的贫困户巩明春和老伴董学翠早早地就到地里干活了。两个人逢人就说:“一个人工资60块钱一天,我们两个人一天下来就能挣一百多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有高收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呐。”

从4亩到50亩,李玲玉的踏实肯干不仅让自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把日日过的红红火火。“只要舍得下功夫,在家种地也能种出好天地。”她说。(单珊)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刘圩镇妇联:赋能乡村振兴 共启电商新篇

近日,泗县刘圩镇妇联精心组织各村妇联主席、妇女工作者到刘圩镇秦场村电商直播间参加电商直播公益培训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安徽泗县草庙镇:驻村工作队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赴泗县草庙镇魏圩村开展年度第二次集中采购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安徽泗县司法局:外出招商引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仪带队前往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