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合肥高新区聚焦顶层设计、战略定位和产业支撑,通过多项措施加大对大健康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加快重大项目的引进,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促用地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企业集群集聚,有力促进了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大初创企业扶持力度
合肥高新区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加大对大健康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题,有力推动大健康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必欧瀚是合肥高新区一家初创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是原创的血清胃功能检测。2016年公司因资金问题举步维艰。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关键时刻牵线两家基金公司给予融资支持,公司起死回生,2019年产值达到4.7亿元,并被评为潜在优质企业。惠邦生物也遇到类似境况,2018年高新担保300万元担保贷款让公司喘过一口气。2019年公司获批“早产早破”等二类产品注册证四项,当年销售突破5000万元,公司估值已达3.5亿元。
力促重大项目引进开工
该区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面向行业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瞄准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仅2019年生物医药产业先后洽谈引进项目超过50个,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不乏国药集团、上海海虹、复兴医药、康正康仁、瀚博瑞强、李氏大药房等央企、大型民企和外企。与此同时,合肥高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土地供给,2019年成功举办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产业园项目集中开工典礼,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130余亿元。
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合肥高新区强力推动大健康企业集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效应。生物药行业初步形成了以安科生物、智飞龙科马、同路生物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化学药行业初步形成以立方制药、兆科药业、贝克药业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初步形成以欧普康视、美亚光电、华米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精准医疗行业初步形成以离子医学中心、中盛溯源、中科合肥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初步形成以瀚博瑞强、华云数据、国新健康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强化基础设施载体建设
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合肥高新区规划了总用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以建成区、核心区和拓展区三大产业集聚区为基础的产业空间格局。建成区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集聚了安科生物、立方制药、兆科药业等龙头企业。核心区规划面积约5.08公里,按照“一轴四翼”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生命健康创新轴,以及医药制造组团、高端医疗器械及装备组团、精准医疗产业组团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组团。核心区热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规划健康医疗孵化基地
为推动合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合肥高新区投资17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243亩、建筑面积达31.5万平方米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孵化中心、中试厂房、总部办公等功能为主导,为园区入园企业提供完善的孵化、中试、生产,以及商业、交易展示、医疗体验等综合配套服务。项目于2018年9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5栋单体已建成并启动招商,部分单体已经封顶即将交付使用,高层及配套设施正在加紧施工。(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