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绍兴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蕊 2020-04-23 17:43:11

新华社杭州4月23日电(记者李平)一边是被取消的外贸订单和断崖式下滑的营收,一边是因为留岗留薪而显著增加的生产成本,不少企业面临进退两难境地。在这特殊时期,浙江省绍兴市根据就业形势变化,积极推动企业减负、劳动力余缺调剂和技能培训等工作,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受疫情影响,绍兴小轩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近期出现了开工不足、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企业负责人章建兰为这事曾急得团团转。

“公司2月份好不容易将500多名外省员工接回来,3月中旬开始,企业1000多万美元的外贸订单被取消或延期,部分员工面临停工休假问题。这时候,绍兴市人社局开发了劳动力余缺调剂平台,帮助企业调剂43名富余员工到用工缺口的企业上班,稳定了员工情绪,保证了员工收入。”绍兴小轩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建兰说,企业业务好转后,将把员工接回来上班。

“根据企业需求,我们4月份开发了劳动力余缺调剂平台。在这个平台,企业可在线申报富余劳动力用工调剂需求和阶段性用工短缺信息,后台导出后进行系统梳理,精准匹配劳动力供求信息。”绍兴市人社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裘宏柱说,目前该平台已帮助8家企业近300名富余员工找到了“新”工作。

用职业技能培训来稳定员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绍兴市“稳就业”的重要做法。“疫情期间,政府鼓励企业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每人32个课时、每个课时25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浙江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商学院副院长张苏君说,趁着订单空窗期,公司开发了近50课时在线技能培训课程,组织六大工种2300多人参加了在线学习,通过2个多月的学习,员工工作技能显著提升。

“目前,绍兴市150多家企业开展了操作技能、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线上培训,累计培训2.43万人次、培训时长60.75万小时,政府预计将发放培训补贴1700万元。”绍兴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沈晔峰说,越是疫情时期,企业和员工越需要苦练内功。

拥有600多名员工的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因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冲击。绍兴市人社部门得知企业情况后,根据政策第一时间返还企业2019年12月份社保费用52.55万元。

“政府后续还将免征企业2至6月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近180万元。”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林峰说,阶段性减免、返还社保费用对中小微企业来说,不仅是一剂“止痛药”,更是一剂“强心剂”,帮助企业熬过“寒冬”,迎接“春暖花开”。

截至目前,绍兴市已为2.03万家企业返还社保补贴3.96亿元,为9.74万家企业阶段性减免养老、工伤、生育等单位缴纳的社保费用6.14亿元;1440余家企业缓缴社保费1.67亿元。

“绍兴市将继续做好劳动力余缺调剂、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减负降费等工作,切实帮企业渡难关、强韧性,保就业大局稳定。”绍兴市人社局局长黄奇凡说。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立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