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一季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5.82亿元 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04-26 15:00:57

新华社上海4月26日电(记者吴振东、袁全)记者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上海代办处共受理登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35.82亿元人民币。“知识”的变现,缓解了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为复工复产注入了强劲动能。

区别于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传统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无形资产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在对中小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基础上,出台相关文件,鼓励银企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需沟通,简化办理手续,方便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快速融资和续贷缓解资金困难。同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快速通道,将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在线申请24小时内办结。

在政策支持下,上海知识产权资源运营流转更为活跃,今年一季度质押融资金额达35.82亿元,是2019年全年13.58亿元质押金额的近3倍。广大中小微企业正依托知识产权,为复工复产寻求金融支撑。

“不少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企业本身就是抗疫‘先锋’,有的正在积极投身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建设等工作。我们还将继续指导专业服务机构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及其他融资跟踪服务工作。”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章永忠说。

另悉,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还搭建起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的绿色通道,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专利申请可依请求“加急”办理,同时积极推广“网上办”“邮寄办”,进一步压减知识产权相关政务办理时间和行政成本。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