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庐江:“拎包”入住,让乡村教师梦圆“安居”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0-04-30 17:32:01

“这里的环境优美,生活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真是太方便了。”4月29日,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明德小学教师解杰告别租用民房,拿到了青年教师周转宿舍房间的钥匙,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新居”。

为让农村青年教师“住得下、留得住”,2019年以来,庐江县全力实施农村教师“安居乐教”工程,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学校,全力推进800多间周转宿舍改造建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实现“安居乐教”。

红瓦白墙,绿树掩映。走进郭河镇青年教师公寓解杰的宿舍,眼前的一室一厅约20多平方米,床、桌椅、空调等家具电器齐全。解杰说,他只需带上床单、被褥等个人物品,即可“拎包”入住。

来自肥西县的解杰,2018年通过考试进入郭河镇明德小学任教,由于离家较远,他一直租用学校附近的民用房,生活十分不方便。“现在,学校帮我们解决了住宿的问题,让大家工作起来更安心、舒心。”

郭河镇将原乐庄小学进行改造提升,设有宿舍、食堂、活动室、图书室等功能室,每个独立宿舍床、书架、桌椅、空调等物品齐全,布局适用合理,让青年教师“拎包”即可入住。

和解杰一样,郭河镇3所中小学10多名单身青年教师,在同一天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师周转宿舍,圆了乡村教师“安居梦”。

“我们综合考虑青年教师的‘住、行、食’等多个环节,充分利用闲置学校资源,科学规划布局,严把改造质量,打造称心满意工程,激励广大青年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该镇中心学校负责人沈家文说。

矾山镇地处偏远山区,中心学校下辖2所中学,13所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在职教职员工达190多人,其中外地教师占比达85%,学校的住宿和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去年,该镇在天桥、冯店、砖桥三个片区同步推进“安居乐教”工程,有效改善了乡村青年教师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走进矾山镇天桥初级中学教师马秀梅居住的周转宿舍,室内干净整洁,一侧墙面的书架上摆放着她喜爱看的图书。一张备课桌上,笔筒等物件整齐放置;卧室里,衣柜、床具都是刚刚添置的新件,20多平方米的房间让她收拾得十分温馨。

实施改造前,马秀梅一直住在老旧宿舍房。一到夏天,蚊虫多,连一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她时常被生活的不便所困扰。“学校对我们的住宿房进行了隔断,重新装修,配置了衣柜、桌子,还有专用洗浴房,让我们感觉像家一样方便,同时配备了文化健身等娱乐设施,让大家的课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马秀梅如是说。

“中心学校通过对51名青年教师进行考核量化评分,按得分排名优先、自愿认定房间,并在每个居住区成立青年教师宿舍管理委员会,对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进行维护管理。”矾山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刘和虹介绍,“‘安居乐教’工程,安全要摆在首位,我们实施对改造点进行封闭式管理,确保教师的日常生活安全。另外,周转宿舍还增设了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设施,进一步丰富了青年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

同在矾山镇天桥初级中学任教的体育老师郑小敬也如愿搬进了“新居”。“现如今,这里的变化特别大,危房全推掉了,宿舍焕然一新,还配备了保安,装上了摄像头,让我们住着非常安心踏实。”

去年12月,乐桥镇的上建希望小学、乐桥檀巷小学、乐桥镇中三个学区开工建设,共改造青年教师周转宿舍58间。近日,51名符合入住条件的青年教师经公开选房陆续入住。“周转宿舍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青年教师的住宿条件,有利于教师相互间学习交流,实现‘安居乐教’,让青年教师用心致力于乡村教育。”乐桥镇中心学校负责人黄桂生如是说。

截至目前,庐江县45个集中居住点实施了周转宿舍建设,覆盖学校159所,改造校舍847间,室内生活设施完善,室外配套设施齐全。

据该县教体局分管负责人左俊介绍:“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农村青年教师‘安居乐教’工程,利用现有的闲置校舍改建教师周转宿舍,一方面使闲置校舍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真正改善了农村青年教师的居住环境,让他们住得安心、舒心。”

左俊表示:“‘安居乐教’这项德政、暖心工程,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也必然对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县、助推乡村振兴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钱明东)

相关推荐
吉利李书福:做公益要坚持“长期主义”

9月2日,第七届浙江慈善大会在杭州召开。作为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获奖企业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二十多年来,吉利控股集团结合自身优势,不断突破公益创新模式,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安徽庐江县教体局:筑牢“三道”防线 防疫教学两不误

连日来,庐江县教体局班子成员来到包联学校,要求各校严把校门关,筑牢做好校园疫情防控“首道防线”。

安徽砀山县:加强乡村教师培训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

近年来,为振兴乡村教育,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从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创新能力切入,实施靶向性振兴措施,加强乡村教师培训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