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餐饮“老字号”送到家 “土货”直播上“云端”——福建消费市场见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5-09 15:56:43

新华社福州5月9日电  餐饮“老字号”送到家,乡村游成旅游新时尚,“土货”直播上“云端”……连日来,记者在福建多地采访,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人气逐渐升温,消费新业态加速凸显。

“老字号”新潜力

记者走访发现,受疫情倒逼,一些“老字号”餐饮店纷纷发展网上外卖,开掘出“新零售”潜力。

6日,位于福州台江区的老字号餐馆“忠惠酱鸭”店内一派忙碌景象,店长陈公一正带领店员为线上订货打包。受疫情影响,这家已有80多年历史的老店曾一度亏损。

“疫情期间不让堂食,只能硬着头皮上外卖。”陈公一说,外卖不仅消化了大部分库存,如今他还和本地的美食主播一起做了多期直播,小店成了“网红”。“很多网友找上门来,现在平均每天能接500多单,有时候酱鸭会卖断货。”

肉燕、鱼丸、花生汤等福州传统老字号美食都在线上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福州南后街一家肉燕店店主告诉记者,过去日均卖出1000碗左右的肉燕,现在销售量增加至1600碗左右,线上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一半以上。

一些高端餐饮企业也主动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新渠道。福州雍和会是一家门店常常爆满的海鲜火锅店。如今,疫情倒逼其“送锅上门”,业务快速崛起。

“高端火锅店也要放下‘身段’。只需一个电话,服务人员会携带全套的火锅、餐具上门服务。”雍和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劲楠说,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了线上点单业务,最近生意火爆,日均业务量已超过了疫情前水平。

周边游发现“家边之美”

“不再到景区人挤人,这次游玩的体验真好。”五一期间,家住漳州平和县的林先生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县城附近的一处乡村游景点“遛了遛娃”。林先生说,这次周边游让他发现了“家边之美”,原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在平潭海滨浴场,孩子们在广阔的海滩奔跑、嬉戏、欢笑;在平潭海坛古城,游客人头攒动,商户卖力地吆喝着……在平潭经营民宿的田会建说,整个五一假期客房全被订满,生意很火爆。

“从客流情况分析,五一假期,福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受到游客青睐。”福建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五一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153.11万人次,达到去年五一的66.3%;实现旅游收入83.06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1.4%。

土货上“云端”

“加上清水,放几片生姜,敢如此炖的鸡,才是生态好鸡。”日前,在三明市沙县岭斗村,沙县县长汪志红通过网络直播,一边亲自煲汤,一边为沙县土特产品“打call”。

汪志红还在直播现场向网友推荐了沙县拌面、烤鳗、板鸭等土特产品。在2个多小时的直播时间里,销售额超过70万元。

这是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县长带你买好货”网络直播活动,目的是解决部分农产品“卖难”问题。目前活动已经举办了5场,全网1000多万人次观看。通过直播,大量新鲜蔬果和土货从大山深处来到百姓餐桌。

以生鲜产品闻名的永辉超市也于3月初“试水”网络直播销售。为了向消费者更形象地呈现农产品的生产、采摘等环节,部分直播间还“搬”到了田间地头。

土货上“云端”,开辟了一条优质农产品通向市场的新通道。“直播卖货连接起生产端和消费端,不仅打开了农产品销路,还倒逼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提高。”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主任曹旭东说。(记者董建国、林超、邰晓安、秦宏)

相关推荐
丝路同心 光影筑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侧记

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以“丝路通天下,光影耀闽都”为主题,汇聚“金丝路奖”评选、电影展映、电影嘉年华、惠民消费季等300余场活动,吸引全球电影人、行业机构与观众广泛参与,生动诠释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电影领域的深度互动与文化共情。

福建省开行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福建省泉州市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这标志着福建省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正式开行。

内蒙古老字号组团参加第十九届上海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展销对接活动

9月19日至21日,第十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精心组织内蒙古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老字号企业组团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