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促进全区绿色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06-03 10:16:41

今年午收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通过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和秸秆打捆离田作业,积极破解秸秆焚烧难题,全力抓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和麦茬焚烧现象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在桃园镇桃园村的麦田里,由宿州天一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统一调配的小麦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正在热火朝天的作业。收割机完成小麦收割后,由搂草机将散落的秸秆聚集起来,打捆机紧随其后进行打捆作业,圆柱形的成捆秸秆不时从打捆机中吐出,再由工人统一运至秸秆储存处。机械一体化运作将农民难以处置的秸秆统一安排进行打捆回收。

宿州天一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韩柯望说,今年该合作社准备了七台打捆机,两天时间内打捆了近9000亩地,预计整个午季收储面积将达到两万亩地左右。

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作业可将分散堆积的秸秆进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综合运输利用,送往发电厂、造纸厂、生物质生产基地等作为生产原料,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在维持农田种植墒情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户的秸秆处理问题。

宿州天一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韩柯望表示,他们把秸秆收上来之后,一部分直接送到周边发电厂,作为清洁能源使用,还有一部分经过初步加工之后作为养牛场饲料使用,大大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全区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促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促进秸秆禁烧工作从“以禁促用”向“以用促禁”的模式转变,进一步减少秸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据埇桥区桃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文成介绍,秸秆离田,既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率,又提高了收割效率,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另外把收储上来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业化“五化”综合利用,使秸秆变废为宝。(韩伟)

相关推荐
通讯 | 中外企业开展“两湖对话” 共商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

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湖北宏泰集团、湖北省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25“两湖对话”于近日在瑞士蒙特勒举办。

特稿丨世界地球日:用可再生能源守护地球的绿色未来

中国持续推动“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显著加速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型。

全球最大碳市场扩围至80亿吨:中国以碳市场建设赋能绿色发展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地缘博弈、技术鸿沟及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中国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发生深化变革,以务实行动引领全球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