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逐级厘清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中的责任,多举措推动责任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向纵深发展。
区委履行第一责任,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建立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每季度召开一次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半年研究一次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埇桥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重点任务推进表》《2020年全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重点任务“四清单”》等区级文件,明确思路目标和推进措施。推动街道增强统筹协调能力,研究制定街道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街道内设机构设置,建立统一的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明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按照人随事转、权随责转、费随事转原则做好下沉社区事项审批,推动社区集中精力抓好治理工作。
街道履行直接责任,发挥联接“轴心”作用。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全区68家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配备59名街道“大工委”和234名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健全区域会商机制,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划定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四类议事工作范围,组织兼职委员共谋举措。建立兼职委员履职清单,并将履职情况作为年度和任期述职评议的重要依据。普遍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吸收辖区内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吸收社区党组织成员参加,并强化对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的具体指导。全区共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77个,成员单位共515家。
社区履行具体责任,发挥融合“枢纽”作用。推动阵地共建共用,加大与驻区单位党建、教育、文化、体育等场所阵地、活动设施的相互开放和统筹使用力度,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2019年以来,各驻区单位累计向社区捐赠600余套健身器材,向社区群众免费开放活动场馆35个。推动活动共联共办,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牵头组建志愿服务小队,定期开展文明劝导、环境保护、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2019年以来,各驻区单位累计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00余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10余件。推动信息共通共享,打破条块党建资源信息“孤岛”,派驻“社区大党委”专职副书记担任辖区物业公司党建工作指导员,组织卫生、城建等部门兼职委员定期到社区“坐诊解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提请“社区大党委”会议协商解决。2019年以来,全区社区党组织共收集意见建议1400余条,帮助群众统筹解决技防安全、小区停车、环境卫生等普遍需求 330 余件。 (刘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