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后疫情时期港商持续看好内地市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洋 2020-06-12 10:14:09

新华社杭州6月12日电(记者魏董华、魏一骏)“疫情之后,港商更加看好内地市场。”在浙江宁波举行的第22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网上)洽谈会上,香港贸发局浙江代表周宏在一场浙港两地企业家网络直播沙龙中,建议浙港企业携手抢抓投资机遇、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远程连线,两名香港投资贸易专家在距离杭州1300多公里外的香港,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内地企业家分享疫情之后投资发展的参考建议。

香港贸发局研究部副总监黄醒彪在交流中表示,前期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六成企业认为疫情对公司业务带来“十分负面”的影响。

“此次疫情虽然对部分产业和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也催生了信息软件、抗疫药物、医疗物资等新的增长点。”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郁海萌说。

在不少企业家看来,当前国外疫情形势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产业链、供应链恢复也需要一定周期,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无可比拟的巨大市场在此时凸显出韧性和优势。

“疫情过后,香港和内地的联系应该更加紧密。”周宏说,“以浙港合作为例,无论是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香港是浙江第一大对外投资目的地,也是浙江企业境外上市和发债、境外参展的首选地之一。浙江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港货物贸易额实现9.7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超过货物贸易额的3倍多。

“浙港两地应加强谋划对接,优势互补,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实现更多互利共赢。”郁海萌说。

周宏认为,内地市场呈梯级分布,以往港商开拓的市场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居多,未来在中西部市场仍可以进行深度挖掘。

“许多港商都有‘转型升级’的需求,希望能借助香港贸发局之力,帮助他们利用内地流行的‘直播带货’、短视频等营销方式寻找合作伙伴,进入内地市场。”周宏说。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商品贸易,香港国际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与内地实体经济具有很强互补性,香港在帮助内地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方面,能够有效发挥专业服务平台作用。

2019年4月,杭州的智慧城市应用“城市大脑”首次亮相香港国际科技资讯博览会,在现场赢得很高的关注度。在两天内,提供技术支撑的浙江企业与阿联酋、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进行了对接。

“这次经历让我感触很深,香港和内地的企业各展所长,未来可以一起‘拼船出海’。”周宏说。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立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