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7月PPI同比降幅收窄  相关数据引发外媒关注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8-13 17:30:18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消息,7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相关数据引发外媒关注。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8月10日报道,中国PPI7月同比降幅收窄,这一迹象表明,经济活动正接近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

报道认为,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经济重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正在复苏。

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为工厂提供了支持。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反弹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2%。煤炭开采和汽车制造业价格7月均由降转升。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资深中国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称:“未来几个月,财政刺激进一步加强应该会继续支撑基础设施开支,助推经济活动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进一步复苏。这应该会导致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趋势往往略微滞后于PPI——很快走出谷底。”

报道称,国内需求强劲也抬高了国内通胀。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7月同比上涨2.7%,6月涨幅为2.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涨幅则从0.9%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0.5%。

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米歇尔·林说:“核心CPI涨幅收窄主要是旅游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的——通常7月旅游产品价格会因碰上假期而上涨,但上月价格环比却下降1.5%……这种收窄反映出消费服务行业更大范围的疲软,受新冠疫情影响,该行业只能逐步复苏。”

中国武汉一汽车厂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路透社)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