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最大花蔬外贸制种基地甘肃酒泉育农业“芯片”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14 14:10:08

从依靠“老三样”(洋芋、白菜、白萝卜)的过冬难题,到大批果蔬接连端上“国际餐桌”,甘肃酒泉市在苍茫戈壁滩上探索了数十年。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贸制种基地,酒泉各类制种在加速出口的同时,亦通过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打磨农业“芯片”品牌。

10日至12日,第三届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在酒泉市肃州区举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种业界代表同商合作交流,并通过展示种业科技成果,推进种子交流贸易,推动中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期间,除面向全国征集到的番茄、辣椒、娃娃菜、西瓜、甜瓜和黄瓜等数百种作物品种集中展示,还有酒泉当地近年来戈壁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中自主培育的番茄类、甜辣椒类、南瓜类、甜瓜类等特色品种,以及2000个名特优农产品。

面积接近两个江苏省大小的酒泉,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境内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天然隔离好,是各类农作物制种的天然优质区域。

酒泉市市长王立奇介绍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酒泉种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玉米种子到蔬菜花卉种子多样化发展。全市玉米种子和蔬菜种子生产量分别占中国种子总需求的10%和50%,年出口蔬菜花卉种子占中国种子出口份额的50%,种子精选加工、种子机械制造等种子相关产业为全国领先水平。

去年,酒泉市肃州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获得中国官方批准建设,是全国5个种业产业园之一。

“肃州区瓜菜制种已远销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据肃州区种子产业服务站站长王兴儒介绍,40年来,肃州区制种产业从萌芽到壮大,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常年制种面积保持在30万亩左右,食葵、油葵、西葫芦等一些制种占全国供种量的80%以上。

王立奇表示,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种业合作交流,酒泉将加快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花卉种子生产基地和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构建包括育种研发、质量认证、病害检测、品牌推广、生态保护、市场监管六大板块为支撑的种业体系,努力把酒泉建成世界知名的种子基地。

相关推荐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农机装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巴基斯坦“新农人”求学陕西杨凌 共绘中巴农业合作新图景

4月21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在陕西杨凌开课。培训期间,来自巴基斯坦的“新农人”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学习种子生产与加工、牲畜疾病监测与防治等领域的知识。

陕西定边县: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2024年定边县粮食播种面积252.24万亩,总产量41万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09亿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