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最大花蔬外贸制种基地甘肃酒泉育农业“芯片”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14 14:10:08

从依靠“老三样”(洋芋、白菜、白萝卜)的过冬难题,到大批果蔬接连端上“国际餐桌”,甘肃酒泉市在苍茫戈壁滩上探索了数十年。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贸制种基地,酒泉各类制种在加速出口的同时,亦通过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打磨农业“芯片”品牌。

10日至12日,第三届酒泉现代种业博览会在酒泉市肃州区举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种业界代表同商合作交流,并通过展示种业科技成果,推进种子交流贸易,推动中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期间,除面向全国征集到的番茄、辣椒、娃娃菜、西瓜、甜瓜和黄瓜等数百种作物品种集中展示,还有酒泉当地近年来戈壁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中自主培育的番茄类、甜辣椒类、南瓜类、甜瓜类等特色品种,以及2000个名特优农产品。

面积接近两个江苏省大小的酒泉,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境内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天然隔离好,是各类农作物制种的天然优质区域。

酒泉市市长王立奇介绍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酒泉种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玉米种子到蔬菜花卉种子多样化发展。全市玉米种子和蔬菜种子生产量分别占中国种子总需求的10%和50%,年出口蔬菜花卉种子占中国种子出口份额的50%,种子精选加工、种子机械制造等种子相关产业为全国领先水平。

去年,酒泉市肃州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获得中国官方批准建设,是全国5个种业产业园之一。

“肃州区瓜菜制种已远销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据肃州区种子产业服务站站长王兴儒介绍,40年来,肃州区制种产业从萌芽到壮大,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常年制种面积保持在30万亩左右,食葵、油葵、西葫芦等一些制种占全国供种量的80%以上。

王立奇表示,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种业合作交流,酒泉将加快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花卉种子生产基地和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构建包括育种研发、质量认证、病害检测、品牌推广、生态保护、市场监管六大板块为支撑的种业体系,努力把酒泉建成世界知名的种子基地。

相关推荐
国企担当与创新实践双向赋能——云天化股份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上持续深耕,更以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中国“农科城”杨凌搭建上合组织农业交流合作平台

正在中国“农科城”杨凌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塔吉克斯坦杏和公司负责人普洛特·阿舒罗夫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带来的杏干、桑葚果糕、果茶等产品,颇受展会观众青睐。

津吉粤三地倡议:农业领域将深化省际合作交流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日前在天津召开,18日下午举办的“海河之约·津吉粤省际合作交流活动”中,津吉粤三地共同发布了《津吉粤深化省际合作交流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