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粤菜师傅“烹”出虎头坡乡村振兴大菜

来源:湛江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8-26 10:54:55

备受瞩目的省粤菜好师傅大决赛将于本月底举行。日前,御唐府粤菜师傅高飞选定遂溪县城月镇虎头坡村的黑山羊作为参加决赛的食材,这一消息让虎头坡村民倍感自豪,也对省“粤菜师傅”工程进村推行“匠心扶贫,精准播种”充满了信心。

优质食材从菜园子走上餐桌子,虎头坡村民种养的蔬菜、禽畜已高价进入酒楼超市,“变身”美味佳肴,110户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路,村企合作推动了这个省定贫困村走向振兴。

昔日田头“路边货” 如今超市“高端货”

记者日前来到虎头坡村扶贫项目——粤菜师傅蔬菜基地,100亩的红土地上搭建着一排排的大棚,基地经理蔡晓军正指挥着进来务工的几十个村民锄草种菜,地里的作物长势良好,绿油油的一大片。蔡晓军说,这里种出的芋头、番薯、辣椒、苦瓜,是御唐府或高端超市的优质食材。

辣椒嫩得一捏就裂,南瓜只能人工除草,苦瓜一个控制在6至8两,黑山羊必须放养……走进基地边的粤菜师傅高飞大师工作室,见到墙上张贴着农产品种养的众多“规矩”。蔡晓军笑着说,“粤菜师傅”工程进村后,粤菜师傅高飞大师工作室去年初就在这里成立了,把“粤菜师傅”工程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村一品”,制订严格的种养与品质标准,保证优质食材直供酒店,苦瓜陈皮酿、芋头天鹅酥、海鲜鱼头煲……虎头坡村农产品“变身”美味佳肴后身价翻倍,种植农户不愁卖,卖好价。

2018年虎头坡村投入扶贫资金200多万元,建立这个标准化的粤菜师傅蔬菜基地,每年都有31万元的基地产业分红,几十户村民在家门口还能获得务工收入、生产收入和地租收入。“基地为我和妻子都提供了岗位,每个月能赚5000多元,我们实现了脱贫出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贫困户韩南发说。

提升农民种养技术 提高村民品质意识

贫困户周劝胜正赶着200多头膘肥体壮的黑山羊回村,他说,这些羊按照“粤菜师傅”工程标准饲养,以放养食草为主,保证品质,成羊以30元1斤直供御唐府酒店,养大一只黑山羊要一年时间,一只能卖1000多元,能赚好几百元,效益不错。

周劝胜是村里的典型贫困户,2018年在扶贫单位的帮扶下,放养几十头黑山羊,按粤菜师傅工作室制定的绿色生态养殖,如今发展到几百头,每年至少有几万元的纯收入。

“‘粤菜师傅’工程的实施,不仅传授了种养技术,也提升了农民的品质意识,所以全村的种养效益全面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极大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沈存兴深有感触。他说,除周劝胜外,村里还有李小通等六七户贫困农民养牛或养羊脱贫致富,在蔬菜基地打工3年的贫困户沈强,学到种植技术后,自己租地种植几十亩瓜菜,通过基地平台渠道开始高价直供酒家超市,种植效益彰显。

以前,虎头坡村多是“靠天吃饭”,农户常常面临销路不稳定、采购价波动等难题。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后,当地政府推动村民和高飞大师工作室结对子,建立从菜篮子到餐桌的直销模式,免去了中间商的环节,符合要求的农产品直接向周边餐饮集团和超市供货,稳定增加村民收入。该村5800多人,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8000多元。

搭建一个平台 带动乡村振兴

在粤菜师傅高飞大师工作室,记者见到台面上摆着由农民种植的海水稻加工成粉的海割米粉,2斤标价100多元。“昔日野田没人理,如今已成高端货,全赖粤菜师傅工作室这个平台。”沈存兴感叹着说。

海水稻是虎头坡村名优特产,历来是农民自产自销,走不上高端市场。粤菜师傅工作室进村后,推动海水稻全面精加工,实现优价俏销,使全村海水稻的种植面积从1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亩。

“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虎头坡村与粤菜师傅高飞大师工作室合作,通过科学种植优化产品质量,创新菜品提升附加值,还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御唐府集团副总经理罗伟军说,御唐府的螺岗小镇已开辟到虎头坡村的旅游线路,客人到此采购优质食材,回螺岗小镇学炒粤菜,很受欢迎。另外,计划开发扶贫小集市项目,贫困户将自家养殖的鸡鸭鹅或其他农产品拿到基地集中摆摊,旅行团的游客可以在集市上亲自挑选、购买。

沈存兴指着虎头坡蔬菜基地愿景规划图,兴奋地说:“扶贫小集市项目未来可为农产品销售增添新渠道,也能让村民和贫困户多一个收入来源。”

相关推荐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乡村美景】百灵·秀丨丰收湛江

东雷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12月21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东雷高速已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计划年底实现全线通车,雷城连接线等支线工程也将同步开通。

23年扎根海岛乡村 矢志育人初心不改——记湛江经开区东简小学周立聪老师

冬日的清晨,朦胧的晨曦照亮了东海岛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也照亮了位于基地南侧的东简小学校舍。早上天刚蒙蒙亮,周立聪就提早出门,从东海岛最西边的民安镇家中出发,驾车到最东边的东简镇东简小学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