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能源“黑”科技助力打造智慧矿山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0-09-09 10:11:52

新华社西安9月9日电(记者雷肖霄)“你好,我是矿工王宇。”在距离陕西省榆林市区约50公里的延长石油巴拉素煤矿的井下590米处,矿工王宇通过5G信号传回的实时视频,显示在第15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主会场的屏幕上。

9月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的第15届煤博会上,能源“黑”科技纷纷亮相。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的助力下,我国能源化工业正在迈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

“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特性,能完美契合工业环境,尤其在矿山环境中,高带宽特性可以实现视频实时监控与传输,低时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完成远程作业。”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工业能源产品部解决方案经理段长铭介绍。

5G“下井”让智慧矿山“如虎添翼”,而工业互联网平台让人、数、物等资源要素实现互联互通。段长铭介绍,在中国移动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数字化运维服务和智能化监控服务可为能源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目前已帮助多个能源企业实现减员增效。

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也让无人矿山渐渐成为可能。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1.1米薄煤层自动化采运系统在煤博会现场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一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一个机身长度仅有2米左右的采煤机,别看这个“家伙”小,却能成为矿井中的“小旋风”。

“这个采煤机功率大,机身小,还不到同功率采煤机的一半,但速度快,效率高。”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卜庆辉向前来参观的客商介绍。

据卜庆辉介绍,对于1.1米左右煤层高度的矿井,人的活动空间极其有限,需要弯腰作业。而运用自动化采运系统时,人不用随机器作业,仅需在位于侧槽的控制平台操作即可。

与此同时,无人化操作也提高了能源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师曹彦东向参展客商展示了一套智能化巡检系统,整个系统可通过视频识别、声音侦听、红外热成像等多种手段对作业区域的技术指标进行智能巡检。

“一般化工厂要求每两小时进行巡检一次,危化品更需要每小时巡检一次,智能化巡检系统有效节省了人力,同时运用大数据更加可靠。”曹彦东说。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金柱表示,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将加速能源产业转型,新兴技术、颠覆性技术将重塑能源未来,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推动能源产业的不断创新。

相关推荐
“愚公”出海记:中国智慧“点亮”泰国矿山

烈日灼灼的泰国沙拉武里府,水泥矿区内热火朝天,重型矿卡往来穿梭。在这片看似“传统”的作业现场,一场科技革命正悄然展开——无人驾驶矿车精准穿行,远程操控中心的数据大屏实时调度全局。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

记者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取得稳定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