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马来西亚推动国内旅游减轻疫情冲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9-22 15:59:32

新华社马来西亚马六甲9月22日电(记者林昊、王大玮)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之滨的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凭借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景观,马六甲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旅游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今年,新冠疫情给当地旅游业和整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随着疫情好转,马来西亚政府从6月起全面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允许民众在国内旅游。虽然少了国外游客,但国内游客也让马六甲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气。

记者在9月的一个周末来到马六甲,在鸡场街、荷兰红屋、圣保罗教堂、古城门等知名景点都可以看到不少游客结伴出游,船游马六甲河、三轮花车等特色旅游项目也已恢复运营,但与之前相比仍稍显冷清。同时,仍有一些景点,例如游客热门“打卡”地点马六甲海峡清真寺、峇峇娘惹博物馆等尚未开放。

“刚放宽管制措施时,很少有游客来餐厅吃饭,”马六甲河边一家餐厅的负责人林美美说,“但最近一两个月,进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恢复到了平常的五成左右。”

旅游业对马来西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据马来西亚统计局数据,2019年马来西亚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9%,外国游客来马旅游开支和马来西亚民众在国内旅游开支分别占旅游总开支的49.1%和50.9%。

马来西亚政府现阶段实施的防控措施将持续到12月31日。为减少输入病例,出入境依然受到严格限制,不允许外国游客入境,马来西亚公民也不能出境旅游。这意味着,马来西亚旅游业在一段时间内依然要靠国内游客支撑。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长南希·舒克里本月早些时候对媒体表示,随着疫情缓解,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促进旅游复苏,正在取得成效。

不少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者也在努力寻找办法。常年从事中马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黄文庆告诉记者,此前每年他都会组织中国艺术家到马六甲交流,今年计划的近20场活动因疫情取消后,他除了举行线上艺术交流外,还与当地年轻人合作开设了一家艺术茶餐厅,让游客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多了一个品尝当地美食的选择。

马来西亚入境旅游协会署理会长梁伟虹说,马来西亚整个旅游业都进入“生存第一”的模式。不过,虽然马来西亚尚未对外国游客开放,但本地企业依然在尽力与国外同行及外国游客保持联系,并趁此机会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在马六甲知名景点鸡场街,工委会常务副主席颜天禄说,当地正在筹划中秋节庆祝活动,希望吸引更多国内游客到马六甲过中秋。但他更期待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外国游客重返马六甲。

他说,马六甲近几年每年都可以吸引到1000多万游客,其中许多是外国游客。“我们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更多游客能回到马六甲。”

相关推荐
榴莲老饕如何“速通”马来西亚榴莲季

榴莲正在加速“飞”向中国。2024年8月,首架满载鲜食榴莲的航班由中原龙浩航空公司承运抵达郑州机场,开启鲜果榴莲“空中丝路”新旅程。如今,在马来西亚彭亨州劳勿、文冬等榴莲产区,不少果园推出“直达机场”服务,榴莲成熟落地后即刻装箱登机运往中国,“从果树到餐桌”的时间被前所未有地缩短。

厦门航空泉州至吉隆坡直飞航线正式开通

10月27日,厦门航空MF8661航班平稳降落在吉隆坡国际机场,标志着厦门航空泉州—吉隆坡航线正式开通。

一带一路故事绘丨马东铁:一条与自然共生的“绿色脊梁”

自开工以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项目全周期,做好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施工、绿色合作。目前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已超80%,预计2027年正式投入运营。一条与自然生态深度交融的“绿色脊梁”正加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