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开通6年 “徐州号”中欧班列运营质量、效率、影响力同步提升

来源:淮海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09-27 08:52:13

24日,徐州市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徐州市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以来的具体情况。

自2015年12月22日开通首列中欧班列以来,徐州市经历了探索启动、低密度运行、加速发展阶段,不仅成为徐州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成为落实省委加快建设国际陆港的重要依托。2016年9月以来,中欧班列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2018年中欧班列基本形成“4+1+1”模式固定时间、固定日期开行。从2019年起,徐州中欧班列统一命名为“徐州号”。2020年徐州中欧班列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紧盯年开行300列工作目标,立足稳外资稳外贸工作要求,加强国际铁路枢纽建设和通道保障举措,使徐州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2020年8月底,“徐州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51列,累计贸易额7.842亿美元。带动了徐州市工程机械、建材、电子设备等对欧亚地区的出口,促进了木材、棉纱等进口,为徐州市产业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有力巩固了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提升了影响力。

今年1到8月份,“徐州号”中欧班列开行246列,累计完成贸易额1.9186亿美元,超过去年203列实绩,完成年度目标82%,实现“天天班”,增幅位居全省首位。6月份新开西亚线路一列,中亚、中俄线路列入全国图定班列。“徐州号”中欧班列已经成为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平台,江苏散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省内出口货物份额占比59%。今年开行的246列班列中进口班列达176列,是出口班列数的2.51倍,是全省唯一进口班列超过出口班列的城市,为全省班列结构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徐州号”中欧班列影响力逐步提升,已成为华东地区响亮名片,物流集聚作用逐步显现。中林集团、港中旅华贸、中外运、俄铁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集聚,主动与徐州市展开合作。徐工、卡特、徐工轮胎、宗申等本土大型进出口企业转变进出口途径,利用“徐州号”中欧班列平台开展贸易、拓展市场,成为支撑中欧班列开行的重要客户。下一步, “徐州号” 中欧班列将强化货源组织和运营管理,延长线路、开辟新线、加密班次,2021年中欧班列计划开行400列,将部分班列转为固定班列,适时开通徐州至德国、波兰等欧洲线路以及越南等南向线路,不断提升“徐州号”竞争力,力争2-3年使徐州国际班列的开行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同时,积极推进场站改造,扩大铁路集装箱海关监管区,扩建完成后日发运能力将扩展至两列以上,为开行1000列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申请肉类、粮食、木材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以及平行车进口资质,建立与边境口岸的协作机制,加强通关通检一体化建设,完善口岸功能。加强与铁路货运信息系统的主动对接和信息共享,加快班列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从集装箱进站装卸、综合制单、报关报检到铁路班列计划排定“一站式服务”。

相关推荐
新华社经济随笔:“西”引力从何而来?

近年来,西部地区日益走向开放前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正是我国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挺进的生动写照。

内蒙古全面推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多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及未来工作规划。该行动作为自治区深入实施“六个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从国际、国内、区内三个维度全力推动对内对外区域合作协同共进。

会外看会|这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集中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群众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