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柏林9月28日电(张雨花)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和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最新联合研究报告显示,继日本、韩国、欧洲之后,2018年中国在电池专利方面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四。
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8年间,电池和其他电力存储技术的专利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增长,比技术领域的平均速度快四倍。近九成旨在改善电力存储的发明集中在促进电池性能上,尤其是用于消费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国成为四大创新强国之一。从2014年到2018年,全球所有锂离子专利申请中9%来自中国。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加快了电池创新的步伐,自2018年开始全线发力,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使中国整体排名跻身第四,领先于美国。
欧洲电力公司总裁安东尼奥•坎皮诺斯(António Campinos)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当下,储电技术是满足电动汽车的关键所在,储电创新的快速持续增长表明专利发明人和企业正在积极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明确显示,今后几十年,为了使世界能够实现国际气候和可持续能源目标,能源储存的需求将成倍增长。
德国共创欧洲专利律师事务所合作人龚津平表示,中国的电池技术创新在加速,一方面归功于中国境内完整的化工、材料和电子等相关基础产业的支持和大批高科技研发人才的参与;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本世纪以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重视,并且受惠于中国一贯坚持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际合作。
2011年,中国销售了5000辆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11%。2019年,中国汽车总销量11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50%。中国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公共汽车制造商,销售的电动汽车数量与特斯拉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