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引领中国文博行业发展的“鲜明旗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1-05 10:47:01

新华社杭州11月5日电(记者冯源、段菁菁)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文物博物馆行业发展的“鲜明旗帜”,一批高水平的保护、管理、监测、展示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传承延续了突出普遍价值。这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4日在杭州表示的。

2020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4日在杭州余杭良渚古城遗址举行。刘玉珠表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彰显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我国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文物的特点和现状要求,积极作为,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取得新进展。

刘玉珠介绍说,在项目实施上,长城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工程等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项目。在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方面,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优秀案例正推动文物行业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而多部法规规章共同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专项法律体系,也推动了全国文物行业的法制化进程。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原则逐步在我国普及,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新型遗产纳入保护视野,我国已实现了国际先进理念与中国保护实际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体系。

刘玉珠同时表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助力着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各地利用申遗契机,多措并举,实施遗产保护与治理,解决了长期困扰遗产地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阐释也正推动着中华文明成果“走出去”,成为沟通中外文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接下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将持续加大改革开放与创新力度,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上新台阶。同时,中国政府也将持续加大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力度,更好地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支持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中国新消费打造世界潮流“引力场”丨解锁中轴线新玩法 体验世界文化遗产新脉动

对于北京而言,中轴线是历史文化之轴,也是美食之轴、生活之轴。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不断推进,以北京中轴线为载体,新玩法、新体验、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从美景到美食,从老字号到新国潮,一张张极具特色的中轴线消费新名片,不断拓展着中轴线的深厚内涵。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安格丽娜走进大吉巷、隆福寺等地,通过在北京四合院里品咖啡、试穿新中式服装等多个项目的沉浸式体验,带你体验世界文化遗产新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