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盟委员会起草的计划草案,欧盟在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的海上风电场的产能将增加250%。
此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宣布,他打算通过该国的海上风电厂让英国每个家庭在10年内都有充足的电使用。
英国和欧盟都寻求既能够在2050年之前努力接近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能够率先进行可将工业置于不断增长的行业最前沿的一系列创新。
欧洲海域的总发电能力为每年23千兆瓦,来自12个国家(包括英国)入网的5047台风力涡轮机发电装置。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一项战略,仅欧盟27个成员国到2030年的发电能力就将达到60千兆瓦,到2050年将达到300千兆瓦,而德国将大幅增加在该领域的投资。
2020年1月脱离欧盟的英国拥有欧洲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量,占全欧洲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的45%。德国以34%的占比位居第二,其次是丹麦(8%)、比利时(7%)和荷兰(5%)。
英国在沃尔尼拥有世界最大风电场,在北海则拥有霍恩西一号风电场,英国政府目前对海上风力发电的投资最多。沃尔尼风电场覆盖整个坎布里亚郡超过60万家庭用电,而霍恩西一号为全英国超过100万家庭供电。
但欧盟委员会呼吁欧盟各国采取更“坚决”的态度。根据欧洲动态网获得的一份战略文件,新风电场目标“极具挑战性”,预计耗资7890亿欧元,在海上风能行业创造6.2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充分开发这一技术,欧盟委员会希望各成员国之间展开合作,扩大产能。
欧盟委员会计划于11月19日公布这一战略文件,要求对传统的固定底部的涡轮机和可以安装在更深水域的较新的漂浮平台设施进行投资。
人们担心欧洲国家对海上风电场的投资不够多。该战略文件指出,“2018年全球近一半的海上风能投资发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