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江西扎紧“粮袋子”让粮田“务正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0-11-20 15:38:53

新华社南昌11月20日电(记者陈春园)稻田里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抢收,又是一个丰收年。近年来,江西牢牢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把“粮袋子”扎紧。

曾连续10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的南昌县,近年来通过开展低洼地改造、防止耕地抛荒等一系列举措,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增加。记者在蒋巷镇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落户两年来,已在当地流转了1万多亩低洼地,打造了江西首个规模化种植优质水稻的万亩“智慧农场”,并全部采用机械化耕种。

地为粮之基。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江西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流转率,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让“望天田”变成“吨粮田”。目前,江西正在实施秋收后“百日大会战”行动,确保今冬明春安排建设290万亩高标准农田。

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让粮田“务正业”,江西各地正积极行动。在著名的蜜桔产地南丰县,2020年当地大力开展“退桔还田”工作,对一些低洼低效残次、受病虫害影响失管等桔园、桔田进行清退,并采取扶持奖补政策鼓励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实施流转、改造,把桔田变粮田。

在革命老区赣州市章贡区,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守住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今年全区共整治撂荒土地1.05万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20年,江西经受疫情、洪灾、虫灾的严峻考验,有力地稳住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接近5700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5580万亩种植任务,力保完成全年431.4亿斤“国家粮”的目标任务。

相关推荐
世界市长们为何在景德镇“意犹未尽”?

日前,多国城市市长、国际友人、陶艺家、国际青年代表走进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陶溪川文创街区、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等地,在“走读”中感知“千年瓷都”。这座善于制瓷的城市缘何吸引世界市长目光?

解难题、防风险 江西成立博士服务团护航“赣企出海”

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精准破解涉外知识产权布局难、风险防控弱、纠纷化解难等制约企业海外竞争力的痛点,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江西省知识产权局)成立“赣企出海”知产护航博士服务团,为赣企海外发展打造“智力护盾”。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赴马来西亚开展学术交流

为深入践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应马来西亚东姑阿都拉曼管理及工艺大学邀请,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派出由黄国庆教授率领的学术交流团,于10月8日至11日赴马进行为期四天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