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科研快车”首次驶入中国西北:探索高原科研合作新机遇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1-27 16:23:56

“这是‘快车’首次驶入中国西北地区。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更是极具潜力的创新型城市。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欧方外交官能进一步了解青海省和西宁市独特的创新资源与科技优势。”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赵静26日在中欧科研快车青海宣讲会上表示。

图为宣讲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2020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科技创新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坐拥丰富的盐湖锂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太阳能光伏新能源、高原特色生物等独有的优势资源,近年来在推动绿色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

图为欧盟成员国官员就青海当地科研人员的提问作出回答。 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据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苏海红介绍,近年来,青海与意大利、日本、以色列、新西兰、俄罗斯、德国、乌兹别克斯坦、挪威等“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在生态保护、畜牧养殖、地方病防控、水资源勘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实施国家国际合作项目9项、省级科技合作专项60项,举办发展中国家培训班2期,建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与美国犹他州共建青海-犹他联合重点实验室,与澳大利亚、法国分别签订《中澳农牧科技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宣讲会现场,中国欧洲科研人员网络项目官员何都利(Halldor Berg)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捷克、荷兰、德国、波兰等欧盟成员国的科技项目成果。成员国官员与青海当地科研人员就医药、粮食、农业、畜牧业、气候及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

“青海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是科研发展非常重要的地方,最近我们也在青海做了一些合作的前期工作,希望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在畜牧业和冬虫夏草研究上我们也非常有合作意愿。”波兰驻华使馆参赞、科学与教育处主任嬴茉晏(MariaWejs-Domzalska)说。

“欧盟也在大力推动绿色和数字转型,实现欧洲复苏发展,推进一体化。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双方应以此为契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扩筑科技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携手迈入新时代,为中欧人民带来更多新福祉,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正能量。”中国外交部欧洲司欧盟处副处长周敏表示。

相关推荐
西安高新区发布若干举措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4月25日,西安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2025年“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举措》,相关举措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优化,从人才引育到成果转化,全方位打通创新链条,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进而有为”看青海外贸底气何在——二〇二五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一

今年开春,青海外贸质升量稳,实现增速全国第一,不断拓展新市场、新伙伴,开发新产品。其中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何处?“加速度”背后的密码又是什么?

中国(安徽)科交会征集科技创新成果数量创历史新高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将于4月26日-2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主体和投资者将在现场直观感受一个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时代“热浪”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