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计划”清华大学团队近日访问欧洲,积极推进中欧在“碳足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无论是在减少全球排放还是在推进绿色转型方面,欧盟都不能忽视中国。
欧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基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绿色目标实现上理念契合,中国是助力全球和欧洲绿色转型进程不可或缺的伙伴。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前景与路径”学术研讨会2月2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中国和欧洲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巨头,它们在能源和气候政策上遵循不同的道路,但也面临类似的挑战,怀有共同的抱负。
中欧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全球伙伴关系。
中欧要弥合分歧,加强合作,为全球治理的美好未来发挥关键和建设性作用。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中欧在可再生氢领域合作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是燃料电池技术、电解槽制造、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贸易等领域。
近日,波兰TTG集团主席、波兰媒体协会主席、华沙商会主席马雷克·特拉齐克到访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并与中国记协、中经社共同走访了北京市、桂林市两地的特色企业、文旅部门等。
欧洲多国人士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中在多个层面深化互信与合作,携手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将促进构建多极化世界。
欧洲多国迫于压力在关键技术、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合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虽然美国将“国家安全”与“停止或减慢中国关键技术的发展”捆绑植入西方政治逻辑,但欧洲国家不满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寻求霸权地位,加之中欧经贸合作利益丰厚,其寻求科技领域“战略自主”的意愿也在加强。
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在当地时间24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成为20年来首位胜选连任的法国总统。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增长动力受到抑制。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Horst Loechel)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合作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经济复苏前景不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一条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和文明之路。
近期,欧洲多地遭受暴雨洪水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气候变化将导致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
在正确领导下,加强中欧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而履行建设更美好世界的责任。
中国和欧洲的科研人员完成了联合太空任务的关键测试,该任务将于2025年搭乘欧洲火箭发射升空。这是双方前所未有的协作项目。
12月以来,中国多个省市组织政府商贸骨干、企业与机构代表组成的商务代表团赶赴欧洲开展经贸促进活动。受访欧洲企业表示,千百封邮件都“不如一见”,线下会面让人格外欣喜,中方伙伴带来的投资机遇和市场前景是企业不能错过的巨大商机。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局势愈加错综复杂。今年以来中国和欧盟经贸与投资合作延续增长势头,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稳定性和新动能。
显示 8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