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内蒙古“风光”正变“新能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20-12-04 14:40:58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4日电(记者贾立君)“让‘风光’成为新能源。”内蒙古自治区有关负责人说,当地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远景科技集团、科大讯飞、协鑫集团4家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远景科技集团、科大讯飞、新疆金风科技、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等8家企业与内蒙古有关部门、盟市签署合作协议15个。所签项目涉及新能源、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主要围绕低碳经济,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多位企业家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表示,在绿色低碳时代,内蒙古利用可再生能源打造现代能源经济,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这是吸引他们前来投资合作的主要因素。当前风光资源利用技术,可实现与火力发电平价、甚至低价就地利用的水平。内蒙古是我国“风光”资源“大粮仓”,可作我国实现“零碳”排放目标的重要支撑。

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内蒙古,风能可开发量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一半,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十三五”以来,内蒙古将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目前全区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4144万千瓦、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

相关推荐
内蒙古22家企业亮相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在广州市启幕,内蒙古共有22家企业参会,覆盖家用电器、五金、汽车配件、工程机械、新材料及化工、通用机械及机械器具等展区,参展商品超50余种。

今年前8月引资增速16.4% 内蒙古招商引资“蹄疾步稳”

从马不停蹄走访企业、精心搭建新平台、持续拓展资源网络,到招商方式推陈出新、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内蒙古招商引资“蹄疾步稳”,立足资源禀赋上台阶、围绕产业升级谋突破,在资金规模、项目转化、模式突破上亮点频现。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中欧班列达3000列

10月8日,1293次中欧班列满载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商品,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标志着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中欧班列达到3000列,较去年提前39天,实现连续3年年内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3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