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日常态化开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8-03 16:05:46

新华社郑州8月3日电(记者王烁)8月2日17点40分,总第438列中欧班列(郑州)满载着696吨货物的X8202次,从郑州圃田车站出发驶向万里之遥的德国汉堡。自本月起中欧班列(郑州)由以往每周“六去六回”升级为“日发日到”常态化开行,计划每月从郑州开行31列,到达27列。 

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郑州)从中国郑州始发,计划每月“一去一回”。这是国内最早实现双向对开的班列。 

中欧班列(郑州)开行4年多来,频次加密,速度加快,口岸增多,集货半径增大。运往欧洲的货物从高档衣帽、纺织品到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工程机械、医疗器械、飞机制造材料、烟酒小食品等共1300余种。此外,郑州铁路局联合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实施“运贸一体化”战略,创新“互联网+”模式,建立“郑欧商城”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展销体验中心,引进50余家企业入驻,进口货源可谓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回程中欧班列(郑州)趟趟“爆仓”运行。 

“英国母婴产品、德国啤酒、汽车、西班牙火腿、哈萨克斯坦面粉、白俄罗斯牛奶等抢手‘海淘货’,全程货源直采、冷链运输,质量可控,销售平价,让中欧企业和当地百姓真正享受到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实惠。”郑州铁路局圃田车站客户经理吴永昌说。 

为改变中欧班列“重去空回”现状,郑州铁路局从优化受理、配车、装车、制票、开车等环节,兑现对客户的承诺,畅通运输通道,努力保证列车安全正点,助推了“买全球,卖全球”,中欧班列(郑州)从此成为企业眼中的“黄金列车”。同时,郑州铁路局不断压缩运到时限,提高管内选车、配送、装运、编组效率,确保班列安全正点。 

“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全程运行时间已经从最初18天压缩到13天,是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大提高了货物的运转效率。”吴永昌说。

相关推荐
聚焦高质量发展|成都青白江:以铁轨为笔,绘就内陆腹地的开放轨迹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先后获批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铁路口岸等“国字号”金字招牌。

今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

7月2日12时,随着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鸣笛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相较去年提前42天突破5000列。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班列的开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