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宿州埇桥区:保障就业 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2-04 17:05:28

“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找份工作,每月平均工资3000多块钱,还给交保险,感谢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说起现在的工作,49岁的吕小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吕小兰,以前靠打零工挣取生活费,随着年龄增长,找份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和吕小兰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50岁的陈素勤。“没有收入,过日子都犯愁,好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给我们提供就业机会,不仅生活有保障,人的心情也好起来。”吕小兰和陈素勤都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在宿州一家老年公寓当起护理员,过上了每月领工资的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当作稳就业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680个。截至目前,共有4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安置率70%,达到安置率不低于50%的目标要求。

“从零收入到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改善不少,日子过得也有盼头。”孙晓非说,“感谢党和政府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公益性岗位开发,为像我这样的大龄就业困难人群找到工作。”

孙晓非,59岁,2011年因企业破产倒闭而下岗,2016年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实现再就业。“四处求职,多以年龄大没技术被企业拒之门外。外地务工、打零工、当护工,个中辛酸不堪回首。”孙晓非说,“埇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摸底就业困难人员时,了解到我的情况,告知公益性岗位这项民生工程政策,专门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我幸运地进入一家政公司从事办公室工作,环境好,工作得也舒心。”

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是再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同样值得关注。

2020年,埇桥区共开发就业见习岗位885个,用于吸纳毕业2年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到24岁的失业青年进行3-12个月的就业见习锻炼。实际接收556名见习生参加见习。

1月15日,走进埇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热情地接待前来咨询就业见习的市民。她叫马晨,2020届毕业生,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项目上岗。

“刚毕业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还不明确,毕业后待业在家,看到同学纷纷就业,内心焦虑起来。幸运的是,埇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动与我联系,积极对我进行就业帮扶,宣传就业见习政策。”马晨说,“去年10月见习到现在,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这项好政策给了我见习机会,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学习,为正式进入职场积累宝贵经验。”(王见 欧雪)

相关推荐
2025中印尼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在雅加达举行

由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部指导,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与中智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印尼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暨职业教育随企出海交流会”,于13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在雅加达召开。

南非将迎来离岸业务投资增长 预计带动逾20万就业岗位

国际招聘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国际企业正加速在南非拓展离岸业务,预计未来五年将为该国创造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为经济贡献达1200亿兰特(约合68亿美元)。

安徽省强化财金协同支持作用,大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政府性融资担保帮我们解决了融资难题,财政贴息给我们节省了近6万元利息支出,融资成本少了近一半!”8月20日,安徽华森九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文明指着新投产的生产线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