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雅加达9月14日电(记者叶平凡)由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部指导,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与中智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印尼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暨职业教育随企出海交流会”,于13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在雅加达召开。中印尼两国30余所院校、40余家中资企业代表超过百人参会,围绕“产教协同・人才共育——构建中印尼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这一议题展开热烈探讨,推动两国产教融合从“政策共识”迈向“实质落地”。
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部学习与学生事务司副司长凯文·马尔本(Kevin Marbun)说,印尼正推动职业教育从“社会次级选择”向“产业核心支撑”转型,明确其作为国家发展核心支柱的定位,提出需对接创造就业、技术创新等优先事项,强化产业参与课程设计,确保人才技能匹配市场需求。他表示,印尼政府将推动“中文+技能”课程与印尼国家职业资格框架(SKKNI)衔接,期望本次研讨会成为中印尼职教合作纽带,催生实质合作、激发职教潜力,助力“印尼2045黄金愿景”实现。
印度尼西亚中国商会总会秘书长黄瑞金表示,当前中印尼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经贸、人文、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深化。随着中资企业在印尼投资步伐加快,本地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技能匹配度不足成为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通过“教育随企出海”推动校企对接,既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也为印尼青年就业成长创造机会,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未来将发挥愈发关键的作用。
中智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智武表示,作为唯一一家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业务的中央企业,中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资源赋能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为出海中资企业的本土化用工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公司始终聚焦“随企出海”核心需求,与多家央企合作,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提供国际技能人才培训等服务。他强调,未来将进一步拓宽与印尼企业、院校的合作维度,扩大“中国职教标准”在当地重点产业的覆盖范围,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输送适配人才,深化中印尼职教与产业协同根基。
研讨会上,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PNJ)代表分享该校国际化合作成果与学生就业成果;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李玮炜院长介绍了以“中外双学制培养、校企双元制育人”为核心的“职教出海2.0”模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胡祎炜老师分享了学校的“CHINA模式”实践;上海中建海外发展印尼公司代表于家伟分享企业与印尼顶尖院校开展“校园招聘+实训基地共建”的实践。
会议期间,主办方同步对30余所中国职业院校、40余家在印尼中资企业开展专项调研,深度整合“企业用工核心需求”与“院校职教出海合作意向”,系统梳理双方在人才培养标准、实训资源共享、技能认证互通等方面的合作意愿。此次调研形成的详实数据与需求清单,为后续精准发布政策动态、企业岗位需求清单及院校合作资源信息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中印尼职教合作从“点对点零散对接”升级为“体系化协同发展”。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职业教育是中印尼“民心相通、产业相融”的关键纽带。下一步双方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包括开展双边职教政策研讨,推动合作项目落地,扩大标准输出范围,重点在机电、电商、新能源等领域推广“中国职教标准+印尼本土化适配”模式。马尔本认为,中印尼职教合作不仅为印尼“2045黄金愿景”提供人才支撑,更可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教融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