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重庆推进7×24小时通关全覆盖 未来铁公水空将全面开放

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8-04 09:04:29

为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口岸高地和口岸开放高地,近年来,重庆海关致力推动“大通关”建设。随着重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相继落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放平台体系。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也对我市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重庆口岸实行7×24小时通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7月,重庆全面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实现“全国海关如同一关”,有力提升了通关便利化水平。下一步,重庆将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7×24小时通关全覆盖,推动实现铁、公、水、空全面开放。

重庆海关副关长孙伟介绍,在此之前,重庆海关已经实现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监管进出境航班、旅客行李物品7×24小时通关,中欧(重庆)班列、江海联运的监管船舶也已实现7×24小时到达和始发作业。今年6月,海关在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跨境电商业务现场实现电商包裹7×24小时自主出区。在空运进口鲜活产品方面,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建立快速通关通道,通过设立专岗,负责对接协调空运进口鲜活产品业务,实现7×24小时预约通关。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一步,重庆海关将全力做好通关保障全覆盖。

一是完成重庆所有口岸的7×24小时通关全覆盖,将实现重庆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口岸区域的7×24小时通关,进一步推动重庆实现铁、公、水、空全面开放的口岸格局。

二是完成所有通关查验的7×24小时全覆盖,全面打造覆盖进出口货物、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等所有通关查验的7×24小时保障体系。

三是实现我市所有外贸业态7×24小时通关全覆盖,实现包括特殊监管区域IT货物、空运生鲜、跨境电商在内的所有外贸业态的通关保障全覆盖,更好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民生需要,做好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重庆海关还将出台个性化支持举措。一是加快与口岸单位的“三互”大通关合作,共享设施设备,协同检验检疫部门,对部分重点商品实施“一次查验”,监管结果互认,提高口岸整体通关效率。二是积极支持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整合口岸各部门监管需求,避免企业多头申报,切实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智能化监管。四是统筹整合监管资源,全面提升保障能力。通过“瘦上强下”,将人力资源向通关现场倾斜,强化一线监管力量。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特快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7月9日12时许,一列满载通讯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特快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特快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重庆发布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三企”联动项目 总投资规模超700亿元

重庆7月10日发布36个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企、外企、民企“三企”联动项目,总投资额超700亿元,涵盖新材料研发制造、商业资产盘活运营、金融资本创新运作等多个领域。

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7约3日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