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外国人的中国年: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2-19 16:22:53

“此心安处是吾乡”,阿富汗姑娘丽娜最近学会的这句诗,常常被用来形容许多外国人用过中国年的感受。

鸡鸣山社区因靠近义乌国际商贸城,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80多名境外人员居住,被称为“联合国社区”。今年受疫情影响,有300多名外国居民留在义乌“就地过年”。

16岁的丽娜是其中一员。这次疫情让她坚定了学习中医文化的信念。“疫情期间,中医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希望学成之后可以回阿富汗,帮助更多的人。”

来自也门的小伙巴达的“新年愿望”是找一个中国媳妇。巴达说,经过此次疫情,他想真正在中国扎下根,“父母现在很放心我在这边。”

对来自也门的傲山来说,惟一的遗憾就是无法与远在埃及的妻女团聚,但他计划,等境外疫情好转,就把妻女接到义乌,全家在义乌开一个餐馆,一起奔赴更好的未来。

“中韩两国过春节的方式差别不大,但中国的年味更浓。”来自韩国的金晳俊说,韩国的春节只有三天,而中国的年是从“小年”就开始的,放炮竹、打扫卫生、准备过节的食物,人们早早就开始走亲访友,互送节日祝福。他打算在春节期间,到处走走看看,认真体会中国新年的意义。

“今年我体验了包饺子,很有趣,当地朋友们把钱放在一个饺子里,谁吃到了钱,谁就会在未来有很多好运。”已经在中国生活逾3年的CY说。34岁的CY,2018年9月从南非东开普省比扎纳市搭乘18小时飞机来到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作为一名外教,他从下飞机那一刻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吃汤圆、祭灶神、拜祖先……在视频社交平台拥有70余万粉丝,已经在浙江宁波生活了11年的美国“网红”马特,连日来用镜头记录下了自己亲身体验的中国年。

“原来中国的厨房里也有‘神’!”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马特“get”一个新词:祭灶神。等到“谢年”这天,只见八仙桌上摆满了烧鸡、猪肉、年糕等,桌旁还挂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黄鱼。待“谢年”仪式完毕,马特直言,自己愈发理解中国人骨子里对祖先的那种敬畏与尊重。

春节期间,马特还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了宁波鄞州的蔡氏宗祠。有着400余年历史的蔡氏宗祠是中国罕见、浙江首例的男女合一的宗祠。“这彰显出了男女平等的理念。”马特感慨道。

相关推荐
安徽合肥:外国人“农家乐”中乐春游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在当地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来到该市庐江县的乡村中,通过游览茶园、度假村、游乐园以及乡间博物馆等,感受春意和中国乡村休闲生活。

中国驻里约总领馆举办“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活动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当地时间11日晚举办“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活动,驻里约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孔院师生代表济济一堂,共度元宵佳节。

外交部:积极提升外国人来华在华便利度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月22日表示,中方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免签等政策措施,积极提升外国人来华在华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