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外贸“开门红”利好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稳定——访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专家顾清扬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3-10 16:44:12

新华社新加坡3月10日电(记者蔡蜀亚)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今年中国外贸取得“开门红”,为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稳定做出了直接贡献。

顾清扬认为,中国今年前2个月的进出口延续了去年6月以来持续向好的势头。亮眼成绩的背后,既有中国国内积极因素,也有国际市场需求增加的拉动作用。

他说,从国内来看,中国政府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加上一系列配套政策促进了出口企业生产力,使复工复产取得良好成效。另外,今年春节期间中国鼓励就地过年,生产活动得以持续,使往年生产活动的淡季变成了完成生产订单的旺季。

国际方面,欧美国家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带动生产和消费活动恢复,经济景气指数不断上升,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今年前2个月,主要贸易伙伴对华进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这些经济体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恢复,通过生产链和供应链渠道加强了对华贸易联系。

顾清扬认为,中国外贸数据亮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共振效应。中国进出口产品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反映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实现有效产业整合。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快速恢复,相关进口需求会大幅度提升,有效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

顾清扬强调,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对各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凸显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
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供应链枢纽”升级——透视我国供应链发展新趋势

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彰显的是我国供应链企业提速出海的发展趋势。

新华鲜报丨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协议意向超6000项!全球供应链带来强大“朋友圈”

境外团组观展参会是上届2倍多、首发首展首秀增长67%……7月20日闭幕的第三届链博会带来强大“朋友圈”: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来自上合组织工商论坛的观察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作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供应链合作成效如何?未来如何突破瓶颈?在7月17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工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对此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