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外游客点赞贵州黔南旅游中的“民族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8-08 16:09:53

图为贵州省黔南州“阳宝山杯”第五届“好花红”文化旅游节在贵定县开幕

8月7日20时,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阳宝山杯”第五届“好花红”文化旅游节在贵定县开幕。开幕式上,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点亮现场。

“结合传统文化特色,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黔南少数民族服饰展示最吸引我。”来自北京的游客李维利告诉记者,“这几日在贵州黔南行走,多样的民族歌舞、节庆习俗、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等都体现了别具一格的风情。”

“湖蓝,翠绿,绛紫,亮银,粉红、墨黑……你无法数清在这些苗族、水族、布依族的姑娘小伙身上,到底有多少美丽的色彩。”台湾游客林红说,“从这些服饰上,可以看到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从高山上下来的苗族,就在衣服上绣着树木森林和鸟兽云朵;从水边来的布依族,就在衣服上绣着河流和鱼虾。”

上海游客洪志告诉记者,“在贵州、在黔南,体验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原生态民族风情的浪漫精彩、田园生活,感觉时间也变慢了。”

结合20个景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建设,黔南自治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体验和农耕文化体验为主,兼有康体体验和生态农业观光等四种典型的乡村旅游体验发展模式。

近年来,贵州省全域旅游加紧发力,积极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目前,贵州正着力提升内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高速铁路直达浙江只需8个小时,直达广东只需4个小时;贵州还正着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城镇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尽享多彩贵州的神奇魅力;贵州也正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每一位游客感到宾至如归。

正是这种大场面小细节兼顾的旅游魅力,黔南自治州不断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涌入。“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民族文化是黔南旅游的特色和竞争力所在。”深圳摄影爱好者杨庄说。

目前,黔南自治州拥有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32个,平塘大射电天文科技文化、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文化、三都水族文化、贵定阳宝山佛教文化等具有独一性和代表性。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黔南成为了贵州南线游客入黔旅游集散地。

2016年,黔南州旅游收入603.04亿元,增幅42.7%,旅游接待人数6708.98万人次,增幅40.8%,接待外省游客2995.39万人次,增幅55%,接待入境游客175740人次,增幅20.2%。

通过“旅游+茶文化”“旅游+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科技”等旅游资源与境内优势资源有机结合,黔南自治州的旅游产业日益红火,群众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在黔南自治州无处不风景:贵定县,美丽的金海雪山成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民族文化为县域旅游增加了独特的民族符号;荔波县,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小七孔景区,吸引纷至沓来的游客也带火了农家乐……

“文化多彩,山水奇秀;风光旖旎、秀美黔南。”美国游客高奇与妻子游贵定金海雪山景区,看着眼前的田园美景,不禁赞叹:“梦里故乡,幸福家园。”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坦桑尼亚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国土面积约1/3是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区。生活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续6年荣膺“非洲最佳国家公园”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动物迁徙地”。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波哥大开幕

当地时间26日,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首都波哥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