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州港持续开拓“一带一路”航线 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1-04-01 10:11:57

今年以来,广州港发挥港口全球物流链、供应链重要节点作用,持续巩固“一带一路”沿线航线网络布局,截止3月底已新增10条“一带一路”方向国际班轮航线。

增加航线密度,完善运输布局。广州港在稳定现有航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外贸班轮航线,从供给端缓解空箱和舱位紧张问题。发挥驻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办事处的营销效能,大力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巩固广州港作为非洲、东南亚核心枢纽港地位,并持续提升欧美、印度、澳洲等航线密度,不断完善航线产品结构。

截止2021年3月底,广州港集团外贸航线总数达到130条,“一带一路”方向航线达到110条,2020年广州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箱量约241.3万TEU,同比增长12.7%。

广州港集团还优化驳船运输布局,加大广州港穿梭巴士运输力度,保障南沙与珠三角腹地中小码头之间的驳运服务。目前,71条穿梭巴士航线已全面覆盖黄埔、东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佛山、惠州、清远、梧州等地,通达珠三角以及广西等省区,成为粤、桂等省区联通“一带一路”的纽带。

出台优惠政策,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在现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扶持政策、广州南沙新区促进航运物流发展扶持资金等基础上,额外出台可叠加的专项补贴政策,以缓解近期外贸集装箱空箱、舱位供应紧缺情况。推出空箱堆存费用减免政策,下调集装箱对外收费价格,减少空箱堆存成本。推出出口集装箱“提前开舱”、引航零等待和准班到港集装箱船泊位直靠等便利服务。

携手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加大“智慧港口”“关港平台”建设,加快实现“互联网+港口”智慧物流服务。依托码头“网上营业厅”实现一站式、全天候线上查询、办单、缴费等功能,外贸出口实现100%无纸化,保障腹地企业“一带一路”方向货物进出口需求。

加快枢纽能级提升,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港口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保障民生、保障国民经济生产的重要枢纽,为了加快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先进的世界一流港口,更好服务“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

广州港加快南沙智慧物流枢纽能力建设,一是高水平建设具备世界水平“广州方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该项目将集成北斗定位导航、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二是加快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北区)项目建设,南区将建成亚洲最大的临港冷链物流分拨基地,北区将建成具有海铁联运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三是加快推进南沙进港铁路建设,争取今年11月通车,为内外循环在南沙港区的有效衔接提供多式联运支撑,助力南沙港区成为世界级“海铁联运”物流枢纽,为华南、西南地区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提供优质的南向出海大通道。在专业化码头建设方面,海嘉汽车码头工程已于去年竣工,近洋汽车码头计划今年内投产,届时南沙港区商品车作业能力将达到200万辆,成为全国最大汽车物流枢纽基地。

相关推荐
广州港今年一季度外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

今年1月至3月,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234万吨,同比增长3.20%;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同比增长7.02%,其中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6.88%和22.48%。

西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4月7日,记者从西安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西安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通过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通道,在内外开放协同中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质增效。

合作共赢 “链”动全球:外企持续深耕中国

观察人士认为,外资企业看好“投资中国”机遇,折射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优质的市场环境,让外企愿意将自身业务发展与中国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