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西媒称 “中国债务陷阱外交”是个谎言

来源: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4-19 10:09:39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4月16日发表题为《“债务陷阱外交”谎言》的文章称,近年来,中国在斯里兰卡存在感的不断增加以及后者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使得这个印度洋岛国引发国际关注。 

具体来说,斯里兰卡的“一带一路”项目——汉班托塔港口开发项目——引起的争议和国际关注最大,尤其是在印度和西方国家。 

于是印度分析人士布拉马·切拉尼提出了“债务陷阱外交”概念,指出中国项目的最终目的不是支持当地经济,而是故意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实施不可持续的债务交易,以“方便中国获取自然资源或为其低成本和劣质出口产品打开市场”。这一概念很快得到主要西方媒体和美国政府的大肆引用和宣扬。 

然而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不同看法。而且多个研究项目发现,对中国资金的普遍描述存在不少错误概念。 

首先,汉班托塔港口项目不是中国提出的,而是斯里兰卡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政府提出的。中国公司的该港口建设合同,是通过有西方公司参与的招标获得的。调查指出,实际上是一家加拿大公司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得出项目可行结论。 

其次,斯里兰卡的过度负债不能归咎于中国的贷款,而是源于该国外债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从西方控制的资本市场借款,以及自身的内部问题。 

在这方面,著名英国智库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一份题为《中国在斯里兰卡的投资与“一带一路”》的研究报告发现,2018年中国在斯里兰卡外债总额中所占份额仅为5.6%。 

因此,所谓斯里兰卡陷入中国“债务陷阱外交”几乎没有真凭实据。许多项目不仅符合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也符合“一带一路”项目接收国的自身利益。基础设施项目在国际市场上找不到融资途径,因此许多国家转向中国。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基础设施项目有助于政治领导人获得更大政治支持。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项目都毫无瑕疵。有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并发腐败。但是,北京正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中国指出,“一带一路”项目不会容忍腐败,并承诺提高透明度。 

环境影响是“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另一个争议点。但近年来,中国试图推广提高环境标准的“绿色丝绸之路”。就斯里兰卡而言,近期的项目已更严格地执行环保标准。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