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认为亚洲国家应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多元与共通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4-20 10:58:27

新华丝路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马悦然、陈碧琪、李唐宁)深厚的历史渊源成就了亚洲的多彩文明和发展奇迹,鲜明的地域特色涵养了亚洲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命运共通的文化价值理念,时代发展则赋予了亚洲新的使命担当。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由博鳌亚洲论坛主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承办的“亚洲的共同愿景:多元与共通”分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表示,亚洲国家休戚与共,应携手合作,为亚洲价值更好地助力全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称,亚洲各国沿着自己的历史轨迹发展起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传统,在经济发展上也处于不同阶段。然而,各国人民对亚洲的和平、发展和开放融通有着共同的期待。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经济和国际交往的多重困难和挑战,亚洲各国更加需要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在书面致辞中表示,中国与亚洲邻邦的交往史,也是中华文明与亚洲各国文明共生互鉴、相互成就的历史。中国愿继续同亚洲各国一道汇聚东方智慧,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文明交流,为亚洲更好助力全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亚洲文明古老又多元,亚洲国家的担忧和命运都是共同的。”日本国立京都国际会馆理事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Yasushi Akashi)表示,重建世界秩序需要国际机构的引领,特别是在应对疫情问题上,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在全球和次区域平台上充分交流和共享资源。亚洲国家在这方面有成功之处,也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合作。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表示,从东亚的角度看,亚洲合作取得很大发展。东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寻求合作,以包容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地区分歧,体现了亚洲地区多元共存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设立、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取得进展等等,都是成功的案例。但是,在传播亚洲合作经验方面,需要加大努力。

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Steve Howard)表示,澳大利亚文化传统基本上源自欧洲,在地理上是亚太国家,应该成为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促进更多的对话交流。除了官方之间应该对话,人民之间的交往也非常重要。中美两国的合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等全球治理问题非常重要。

针对嘉宾发言,傅莹谈到,在亚洲地区构建安全治理框架,需要考虑所有国家的安全需求。如何保证亚洲地区的安全,如何构建一个更大的安全网,把大家的安全利益都包容进去,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亚洲未来发展,张蕴岭建议进一步发扬亚洲国家缓解矛盾、助力合作的传统,建立应对疫情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相关推荐
特稿|向世界传递“春之声”——从三场国际论坛看中国经济向“新”大势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纵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展开探讨。其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三大焦点领域。

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博鳌,听“南方”潮起

近年来,“全球南方”日益成为热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和中国”“占全世界人口大多数”“大金砖”……在出席论坛的许多中外嘉宾眼中,这一热词蕴含卓然势头和多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