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逾六成 实现开门红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4-22 16:07:59

重庆市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外贸发展,通过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助力外贸企业降成本、防风险、抓订单、拓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日前,据海关统计,一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1802.4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60.4%,较2019年同期增长37%,实现了重庆“十四五”外贸的良好开局。

一是主动作为,精准帮扶,切实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发挥“稳三外”领导小组和全市外贸外资协调机制作用,强化市区工作联动,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保持全市外贸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外贸政策不急转弯、不退坡,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同时,加强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海外供应链保供,中欧班列、跨境公路班车等物流保障和重点企业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协助解决用工、物流、通关等困难问题,全力以赴保企业履约。一季度,重庆出口达1123.2亿元、增长75.7%;进口为679.2亿元、增长40.2%。3月,重庆外贸进出口额为640.6亿元、增长45.2%。其中,出口为400.6亿元、增长57.5%;进口为240亿元、增长28.3%。

二是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切实夯实外贸发展基础。加强国家和地方惠企政策解读宣传,及时向企业传递最新疫情动态、国际形势走向和市委、市政府稳外贸举措,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研究制定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完善外商行政服务管家制度,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增强外资企业发展信心。一季度,重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为882.4亿元,增长39.1%;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为750.7亿元,增长1倍;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增长45.9%。

三是线上办展,云端对接,持续加大多元化市场开拓力度。去年以来,重庆联合商务部相关司局、贸促会、国家级商协会举办多场东盟、南美、中国香港等“线上”展会,通过“云招商”,推介“重庆造”产品,助力外贸企业深耕美国、欧盟、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以东盟为重点,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和南美等新兴潜力市场,着力稳订单、拓市场。同时组织RCEP规则和机遇应对培训会,以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专家座谈会,指导企业抢抓政策机遇,推动外贸提质扩容。一季度,重庆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额分别达302.1亿元、282.1亿元、259.6亿元,分别增长30.8%、59.4%、1.1倍。同期,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计进出口额为501.7亿元,增长48.2%。

四是强化发展模式创新,不断提升外贸竞争力。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为引领,围绕研发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深入推进全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支持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赴美国、欧盟、南美、非洲和东盟等重点市场建设海外仓、售后维修网点、快递物流分拨中心等境外营销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一季度,全市笔记本电脑出口额为433.9亿元,增长78.8%;集成电路出口额为73.3亿元,增长24.5%;手机出口额为66.6亿元,增长5.2倍;摩托车、汽车分别出口34.3亿元、25亿元,分别增长66%、64.7%。

五是挖掘内需潜力,促进市内消费升级。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工作重心,发挥重庆市陆海贸易新通道优势,打造以保税交易为核心的专业化进口贸易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两路寸滩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江津东盟商品分拨中心等进口商品分销体系建设,扩大母婴、汽车、服装、医药品等商品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消费服务进口,以进口带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季度,水果、乘用车、化妆品进口分别增长1倍、20.2倍、1.4倍,带动消费品进口额达39.1亿元,增长39.1%。(马兵、高杰)

相关推荐
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时隔7年将再度在中国举办

由国家电影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将于6月23日至27日在重庆永川举办。这将是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时隔7年再度在中国举办。

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4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肯尼亚进出口161.3亿元,同比增长11.9%,连续6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13.2%。

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一线见闻

连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一家家外贸企业积极想办法、找出路,依托“一带一路”布局新的海外市场,借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对美外贸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