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灵璧:打好乡土文明创建“三张好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杨慧瑾 2021-04-29 08:40:51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立足本土资源,打好文明实践“乡土”牌,形成了“乡土剧本、乡村布景、政府搭台、群众主演”的文明实践模式,使“乡土”的文明实践站成为真正的“百姓之家”。

打好乡土人才“强基”牌立足乡村文化发展实际,多元挖掘乡土特色风情,加强完善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扎根本乡本土的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吸纳乡绅乡贤、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组建文明实践队伍,扎实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演出、移风易俗、志愿帮扶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耳边,互帮互助就在身边,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打好乡土文化“固本”牌。着力活化传承县域内乡土文化,积极探索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大力优化农村乡土文化结构,推动乡村特色文脉传承,促使乡村文化由“外来输血型”向“内部造血型”转变。灵璧菠林喇叭、灵璧皮影戏、灵璧琴书、灵璧大鼓等一些散落民间的优秀乡土传统文化得以重焕生机,10大类300余项非遗文化享誉民间海内外。“菠林喇叭”周家班赴欧美演出,被誉为“东方爵士乐”。

打好乡土服务“出彩”牌。印发《灵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级志愿者管理办法》,探索“党委主导+党建引领+专业服务+社会协同”的志愿服务模式,健全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围绕乡土开展服务,组建10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632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街角巷尾、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各类文明实践服务,深受村民群众好评。(周子昊)

相关推荐
钟馗文化:从非遗传承到流量密码的“破圈之路”

灵璧钟馗画被誉为“画中的活化石”,以用笔泼辣如剑、色彩夸张似火著称。民间“家有钟馗画,走哪儿都不怕”的俗语,道出了它正义忠诚的文化意涵。

《黑神话·钟馗》引爆全球!钟馗故里宿州灵璧诚邀全球玩家来打卡

钟馗故里宿州灵璧,向全球玩家发出诚挚邀约。

安徽灵璧:“法治订单”精准回应民企需求

近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司法局通过找准企业法治需求,根据企业“法治订单”,主动上门问需纳谏,邀请专业法律专家,“零距离”为企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