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农业“硒”望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5-17 11:20:52

新华社杭州5月17日电(记者王立彬)青梅煮酒的季节,一场体现富硒产业、品牌兴农的“梅好市集”在全国重点青梅基地浙江萧山上演。

记者15日在萧山区进化镇吉山梅园举办的2021年青梅文化节上获悉,硒元素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萧山青梅生长于富硒土壤,又叫作萧山富硒青梅,有1000多年栽培史,加工的陈皮梅、甜梅、青梅、梅干、乌梅等驰名中外。进化镇天然富硒土地试验基地同日成立,目标是发挥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助力“两梅一茶”产业发展。

硒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补充有机硒,有利于人体健康。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在贫困地区调查圈定富硒土地2366万亩,支撑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等4项标准。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富硒稻谷》等多项标准,认证产品涵盖大米、小米、小麦制品、蒜、茶叶、枸杞、苹果等。

据悉,在耕地调查基础上,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提供富硒农产品,越来越多地方走上“硒”望之路。河北实施了《天然富硒土地判定要求》,河南出台了《富硒土壤硒含量要求》。广西提出打造“中国富硒农业之都”。江西省提出力争到2022年富硒农业基地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富硒农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

相关推荐
通讯|在西非土地上播种希望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即将迎来水稻收割之际,在首都阿布贾近郊一个农场里,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李太龙头顶烈日在田间查看稻穗的长势。

田园里的异国情怀:巴基斯坦同学的实验报告

2022年,巴基斯坦留学生夫拉兹·阿里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计划回国,把在中国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为巴基斯坦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非洲,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感动中国,也感动世界!

近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农业是非洲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通过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国家拓展粮食作物种植,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产品附加值,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