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农业“硒”望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5-17 11:20:52

新华社杭州5月17日电(记者王立彬)青梅煮酒的季节,一场体现富硒产业、品牌兴农的“梅好市集”在全国重点青梅基地浙江萧山上演。

记者15日在萧山区进化镇吉山梅园举办的2021年青梅文化节上获悉,硒元素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萧山青梅生长于富硒土壤,又叫作萧山富硒青梅,有1000多年栽培史,加工的陈皮梅、甜梅、青梅、梅干、乌梅等驰名中外。进化镇天然富硒土地试验基地同日成立,目标是发挥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助力“两梅一茶”产业发展。

硒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补充有机硒,有利于人体健康。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在贫困地区调查圈定富硒土地2366万亩,支撑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等4项标准。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富硒稻谷》等多项标准,认证产品涵盖大米、小米、小麦制品、蒜、茶叶、枸杞、苹果等。

据悉,在耕地调查基础上,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提供富硒农产品,越来越多地方走上“硒”望之路。河北实施了《天然富硒土地判定要求》,河南出台了《富硒土壤硒含量要求》。广西提出打造“中国富硒农业之都”。江西省提出力争到2022年富硒农业基地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富硒农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

相关推荐
国企担当与创新实践双向赋能——云天化股份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上持续深耕,更以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中国“农科城”杨凌搭建上合组织农业交流合作平台

正在中国“农科城”杨凌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塔吉克斯坦杏和公司负责人普洛特·阿舒罗夫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带来的杏干、桑葚果糕、果茶等产品,颇受展会观众青睐。

津吉粤三地倡议:农业领域将深化省际合作交流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日前在天津召开,18日下午举办的“海河之约·津吉粤省际合作交流活动”中,津吉粤三地共同发布了《津吉粤深化省际合作交流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