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实船联合调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6-03 09:38:26

新华社广州6月3日电(记者田建川)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2日成功进行实船联合调试。这套自动化操作系统融合了北斗导航、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调试现场,岸桥按照信息系统自动发布的指令精准地抓取船上的集装箱,自动放置在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上。导引车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规划路径,将集装箱运往堆场。轨道吊自动对位,抓取集装箱后放到指定位置。

此次联合调试涉及码头管理、智能调度、设备管理三大系统。这套自动化系统由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华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伟说,此次联调是广州港南沙港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的关键节点,意味着国产的自动化码头管理系统具备了实际工况运行能力。

以往的自动化码头多采用磁钉导航,该方式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不适应老旧码头的重新改造和新建码头自动化的发展需求。

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使用的是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该车利用北斗、激光和视觉导航定位技术,不需要借助磁钉就可以行驶,路径灵活多变。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通报,南沙四期工程使用的“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区全自动化”自动化方案,为全球首创,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让传统码头的低成本智能化改造成为可能,改造后可节省约7成人力。

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拟建设2个10万吨级和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配套12个集装箱驳船泊位。该工程于2018年底动工,预计今年底可投入使用。

202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36亿吨,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建成后,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超过2400万标准箱。

相关推荐
“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通

这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桑塔纳港的海上新通道,不仅将航程缩短30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更成为中巴深化贸易互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通外联”提速“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今年一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的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尤其是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成为重要支撑,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和活力。

广州港今年一季度外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

今年1月至3月,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234万吨,同比增长3.20%;集装箱吞吐量652万标箱,同比增长7.02%,其中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箱量,成为增长主驱动力,外贸货物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6.88%和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