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俄媒述评中国保持稳定成功的秘诀

来源: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 责任编辑:赵娜 2021-06-08 11:21:18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6月7日发表题为《世界危机的压力与中国的稳定性》的文章称,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经济自1875年以来已经历十多次衰退。而始于2020年的最近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呈现出各国经济普遍下行的特点。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采取抗疫隔离措施,其经济运行条件在2020年发生改变,供给和需求双双出现短暂休克。后来,当供给侧的限制减弱时,需求仍然低迷,妨碍了经济复苏的进度。即便如此,中国仍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 

其成功秘诀何在?中国国家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六稳”和“六保”等欧洲人不太理解的口号中得到了体现。“六稳”指的是应当在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这六个领域采取稳定措施,而“六保”指的是应当在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基层运转这六条战线上开展保障工作。 

在现有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下,任何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中国也不例外,既无法与世隔绝,也不能单纯依靠自己。不过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本国对外部因素的依赖程度。 

新中国自成立之初就把自力更生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根本,中国经济能在世界危机中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原因就在于此。 

官方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8%。中国政府称,中国完全有能力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中国官员曾多次表示,外国投资的减少不会在中国引发破坏性后果。 

儒家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也在中国有效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著名中国问题学者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曾作出这样的论述:“如果简短归纳中国战胜巨大危机的原因,那便是中国过去数千年来一直未变的基本治理模式。领导人的头衔和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但政权与民众密不可分的理念没有改变。治国者要求官员恪守一定的道德和伦理义务,爱护自己的人民。当危机出现时,中国政府马上开始减少税收、扩大供应并豁免债务。”   

有观点认为,儒家社会的文化体系帮助中国在经济治理中实现了市场手段和行政命令的最佳协作。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副主席道格拉斯·麦克威廉姆斯说:“他们(中国人)似乎试图在一个层面建立中央集权控制,同时在另一个层面打造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帮助他们在技术等领域不断进步。”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

新华时评|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有信心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于中国而言,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于世界而言,有利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合作的方式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