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俄媒述评中国保持稳定成功的秘诀

来源: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 责任编辑:赵娜 2021-06-08 11:21:18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6月7日发表题为《世界危机的压力与中国的稳定性》的文章称,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经济自1875年以来已经历十多次衰退。而始于2020年的最近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呈现出各国经济普遍下行的特点。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采取抗疫隔离措施,其经济运行条件在2020年发生改变,供给和需求双双出现短暂休克。后来,当供给侧的限制减弱时,需求仍然低迷,妨碍了经济复苏的进度。即便如此,中国仍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 

其成功秘诀何在?中国国家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六稳”和“六保”等欧洲人不太理解的口号中得到了体现。“六稳”指的是应当在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这六个领域采取稳定措施,而“六保”指的是应当在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基层运转这六条战线上开展保障工作。 

在现有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下,任何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中国也不例外,既无法与世隔绝,也不能单纯依靠自己。不过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本国对外部因素的依赖程度。 

新中国自成立之初就把自力更生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根本,中国经济能在世界危机中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原因就在于此。 

官方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8%。中国政府称,中国完全有能力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中国官员曾多次表示,外国投资的减少不会在中国引发破坏性后果。 

儒家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也在中国有效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著名中国问题学者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曾作出这样的论述:“如果简短归纳中国战胜巨大危机的原因,那便是中国过去数千年来一直未变的基本治理模式。领导人的头衔和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但政权与民众密不可分的理念没有改变。治国者要求官员恪守一定的道德和伦理义务,爱护自己的人民。当危机出现时,中国政府马上开始减少税收、扩大供应并豁免债务。”   

有观点认为,儒家社会的文化体系帮助中国在经济治理中实现了市场手段和行政命令的最佳协作。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副主席道格拉斯·麦克威廉姆斯说:“他们(中国人)似乎试图在一个层面建立中央集权控制,同时在另一个层面打造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帮助他们在技术等领域不断进步。”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巴西及世界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访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马科斯·皮雷斯日前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在当前美国成为全球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巴西及世界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他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投资来源。

巴西专家: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

巴西因斯珀教育研究所经济学教授罗伯托·杜马斯近日接受采访表示,中国承办本届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意义重大,体现出其在全球议题中,尤其是在绿色发展和经济稳定方面日益凸显的关键作用。

5%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看好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

面对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怎么了”成为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受访嘉宾普遍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来自中国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注入信心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