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6-21 15:32:23

2021年6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日报网联合主办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书记方增泉主持专题发言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教授首先进行发言,他指出海外传播掌握规律比掌握策略和技巧更重要,也指出海外传播是一场舆论战,舆论战需要实现文化共振而后实现情感共振。他结合俄罗斯谚语“天上的仙鹤不如手中的麻雀”说明海外传播实践者应该脚踏实地,行胜于言。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结合近年来北京市国际传播实践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际传播新思考。首先是突出目标导向,立足全球视野、国家站位、首都定位、首善标准,进一步明确北京城市形象的传播定位,即全面贯彻落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大国首都大外宣、全面立体大样子为定位和目标,以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外宣战略,突出北京功能定位为主线,多主体、多平台、多渠道、多载体,讲好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故事,传播好新时代的中国声音,努力构建与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大外宣格局,营造于我有利国际舆论环境,对外传播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国际形象。徐和建副部长结合北京疫情防控精准国际传播等北京市海外传播成功实践,提出城市对海外沟通、塑造形象的“四个主做强”、“四个把做足”、“六个新思考”任务:坚持做强主流传播、主场传播、主力传播、主心传播,坚持把事实传播做足、把议题引领做优、把精神力量做强、把创新传播做活,打造好“六新”即内容供给侧改革国际传播新常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际传播新模式、融媒体新媒体趋势下国际传播新业态、社交媒体国际传播新赛道、国际传播内容渠道建设新基础、适应新形势国际传播需要新人才队伍,多点发力讲好最新最美最好北京故事,形成合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

中国日报网总编辑韩蕾女士结合《中国日报》的海外传播实际浅谈了其海外传播实践的工作心得。她谈道: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在海外传播实践上依据传播规律坚持做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努力对外讲好四类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指出中央从如下几个方面发出国际传播冲锋号:首要是要深刻认识国际传播新形势;其次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第三,是要“下大气力”实现三大目标: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第三次全球传播浪潮,携殖民主义和大国博弈的历史惯性正在冲撞着中国海岸线,中国国际传播到了一个重大节点,亟需百年规划。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毓强认为国际传播的首要问题是“理解中国”。在此基础上,要做到话语融通,“融”为“通”之前提,“通”为“融”之目标。“融”是基于本土经验和问题意识,融合自身与全球优秀的知识成果展开研究,形成话语和叙事。“通”则是要求话语与叙事符合国内国际的双重认同逻辑。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敏教授从“话语”的角度梳理了中央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历次重要会议精神,并着重分析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内容。她指出国际传播要真实、全面、立体,中国海外传播实践做到“五力”应该在精准性与在地性上下足功夫,内容接地气,心态友好开放。

专题发言后,喻国明教授与韩蕾女士共同为“国际传播策略与效果评估研究中心”进行揭牌,这标志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策略与效果评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紧接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教授介绍了《中国海外网路传播力报告》项目,并主持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经验分享环节。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编委钟莉女士以三星堆国际传播作为案例探讨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海外传播实践。三星堆国际传播实践以“专业打底、面向大众”为宗旨,明确定位,塑造鲜明形象;以英美国家为主要传播区域,明确受众,找准用户群体;积极尝试视频化、进行内外联动、强化运营;创新体制机制。

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兼总编辑陈冬艳女士则以“用外语讲好重庆故事”为主题分享了重庆城市形象海外传播实践的成功经验。她指出,城市国际传播的探索首先是自建平台,建立海外网络矩阵;加强国际媒体的联络、拓展国际合作传播;从线上到线下举办活动,实现合作传播。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党组宣传部长吕大鹏认为,借力国际成熟的媒体、平台、记者和大V,唱好自己的大戏,目前仍然是事半功倍做好国际传播的捷径。“报国为民,造福人类”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文化方向,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实现更好的文化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党委工作部(企业文化部)执行部长田菊芳认为,要结合企业海外经营实际、国际涉企舆论热点,主动策划国际传播议题,突出展示企业合规经营、绿色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传播好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履责实践,讲好与当地民众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生动故事,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助力国家形象塑造。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闻中心总编辑耿兴强先生阐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海外传播实践中聚焦国际合作,讲好分享技术、助力发展的中国故事;呼应民众关切,讲好履行责任、心系民生的中国故事;注重情感表达,讲好交流文化、播种友谊的中国故事。

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办公室主任陈垦老师表示清华大学注重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统筹,网上网下联动的“大外宣”工作格局,抓住全球传播工作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全面推动落实学校首个《全球传播工作行动计划》,凝聚全校共识,讲好每一个有温度的清华故事;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形成若干富有吸引力的“清华主题”,打造一系列具有高传播度的优质原创内容,培育一批具有高识别度和影响力的“清华KOL”(关键意见领袖),着力扩大学校在国际舆论场的影响力和全球学术声誉。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兼海外传播办公室主任罗玲老师就中国高校海外传播实践作了经验分享。罗玲老师介绍了北京大学海外传播实践从海外到全球传播的新范式,北京大学构建了自有的三个圈层的全球融媒体矩阵,中英打通,共享共生,进行一站式品牌设计。建立智力资源库,注重创造新表述,引领新概念,突出中国特色并保持面向世界的普世性。

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厚锐老师认为高校应围绕中心工作、基于自身特点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赋能。坚持理论引领,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育人效能,助力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建设;注重交流表达,通过海外网络平台、国际主流媒体等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与高校故事;探索行为引导,利用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国际会议论坛,打造交流地与朋友圈。他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与美国电影协会联合举办的“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作为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书记方增泉和执行院长张洪忠共同为中国石化、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华为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企业、高校颁发了“2020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优秀案例”证书。至此,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报告》研讨会圆满结束。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副总统:持续扩大坦中两国投资和贸易规模

坦桑尼亚副总统姆潘戈27日表示,今年是坦中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国一直是坦桑尼亚重要战略投资者和贸易伙伴,坦桑尼亚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坦中两国投资和贸易规模。

中企投建乌兹别克斯坦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海外投资有限公司(葛洲坝海投公司)投资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洛奇储能项目25日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乌兹别克斯坦首个开工的外商投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项目成功落地实施。

中国摩托车在厄瓜多尔口碑销量“双丰收”

没有犹豫,45岁的普罗亚尼奥(Proaño)选择了一辆黑红相衬的中国品牌摩托车。在海拔2850米的首都基多当快递员,没有一辆像样的“坐骑”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