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助力“双碳”目标 浙江企业以智慧能源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07-08 16:02:22

随着城市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愈发重要。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萌发地,近年来,浙江着力引导产业生产方式向智慧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变,构建生产高效、空间集聚、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02年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开始,浙江率先开启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进程。同一时期,一批来自浙江大学的教授团队组建了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哲达科技”),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流体节能产品与智慧能源综合服务研发,通过“能效+智能+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智能工厂和低碳智慧城市建设。

“在‘两山’理念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和社会要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我们将用数字化技术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哲达科技总裁沈新荣表示。

微信图片_20210708085923.png

图为设备安康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现“双碳”目标,既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又涉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化石能源使用规模的减量,还与节能等减碳技术的发展应用密切相关。钢铁工业是工业领域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之一,由于存在“监测缺失、数据缺乏、运维不善、操作不当”等现象,企业普遍存在能效水平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智慧流体、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运用,哲达科技构建起设备安康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数字化安康+平台化服务”,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与高效顺行保驾护航。

此外,在绿色智能工厂方面,哲达科技面向传统制造业的多个领域,提升流程工业公用工程能源站的系统能效水平与数字化水平,产品已出口到韩国、德国等地;在低碳智慧城市方面,哲达科技面向地铁、机场、写字楼等工商业楼宇和轨道交通,从末端用户负荷需求入手,降低中央空调设备运行能耗,提高冷暖站运行效率。

全方位的智慧能源服务背后是每年数千万元的研发投入。近年来,哲达科技已累计申请专利近200项,其中授权专利超180项,软件版权超40项。同时,企业还参与承担863项目5项、国家火炬计划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浙江省工业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2项等。

沈新荣表示,企业发展不仅要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还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据了解,哲达科技已建设服务型大中型机泵5000多台套,实现年节约电费100亿度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500万吨以上,相当于种树400万余棵。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贡献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7046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5916.53亿元。作为行业中的“排头兵”,哲达科技坚持以“智慧流体+智慧能源”为发展方向。沈新荣表示,哲达科技将持续研究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制造业这一课题,努力成为世界领先的以流体控制为核心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为世界输出浙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余力)

相关推荐
高层论坛2025丨“中国正引领全球创新前沿”——访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

法国达能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CEO)盛睿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引领全球创新前沿,达能将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力度,通过科技赋能营养创新,助力中国乃至全球构建更美好的健康未来。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4月举行 致力打造国家级数字化展会标杆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将于4月26日至28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专访丨中瑞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小而美”——访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中国区负责人

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中国区负责人周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瑞两国具有蓬勃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合作的潜力,目前中瑞科技创新合作已经结出“小而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