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重庆老工业基地大渡口区10年转型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唐云 2021-07-30 16:18:13

新华社重庆7月30日电(记者李勇、李松)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转型而来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重庆城市文博新地标……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重庆大渡口区历经10年产业再造、10年城市更新,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科创引领,产业“再造”

大渡口区半个多世纪前因重钢而设区,这座沿长江一线分布的“十里钢城”,曾经烟囱林立、钢花闪耀,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2011年重钢因环保需要整体外迁,对大渡口带来的后遗症随之显现:全区工业产值萎缩了一半多,财政收入锐减,陷入“产业空虚”的窘境。

如何实现产业“再造”?“关键是要找准方向,大渡口辖区面积小,又地处长江沿线和重庆主城区,就不能铺摊子,搞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大渡口区发改委副主任陈俊谋介绍,区里选择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单位产值论英雄,重点培育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环境友好的产业集群。

在大渡口区,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具有高度灵敏性的微生物质谱仪,市场反响很好。“这款高端医疗设备汇集了专业研发团队全力攻关,通过精密算法测定细菌‘指纹’,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速度。”公司首席科学家易维京说,依托不断强化的科研投入,中元汇吉持续推出优质体外诊断试剂、仪器,近5年来,公司年销售额始终保持50%以上的增速。

搭建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光是在体外诊断这一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大渡口区就形成了从上游的体外诊断试剂、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到下游的医学检测服务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中元汇吉在内的链上企业已有80多家。

“将科创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大渡口区重点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产业,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由轻变好。”大渡口区委书记王俊告诉记者,目前大渡口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33%、52%,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文博赋能,城市更新

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拆迁过程中,老厂区、老厂房往往是拆旧建新的重点。但大渡口区在重钢搬迁之后,保留了大面积的老厂房,并将其改造成为重庆工业博物馆,原本的“工业锈带”,成为文博地标,年游客接待量超过30万人次。

走进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搬迁后留下的八连跨坡屋顶,原厂房内的铁轨、主电室,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蒸汽机等工业遗存保留完好……岁月沧桑、建筑无声,却饱含着文化味、历史感。重庆工业博物馆副馆长官咏琴介绍,将老厂房改造为博物馆,初衷就是记录重庆工业历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如今,以文博为载体,大渡口正在将重庆工业博物馆打造成为城市功能更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延伸打造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推动文商、文旅、文创等产业发展。

“挖掘重庆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我们开发出了衣帽类、文具类等200多款文创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官咏琴告诉记者,文博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渠道还有很多:依托工业博览园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时尚品牌合作,承接品牌发布活动;打造非遗体验课堂、观影会等文化活动;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平台……

音乐兴城,指引未来

浩荡长江,流经大渡口30多公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江岸线资源。根据重庆市统一规划,沿大渡口区长江一线分布的钓鱼嘴半岛、义渡古镇、老重钢厂区等是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的“工业锈带”将真正转型成为“文化秀带”,成为重庆城市新名片。

突出音乐元素、打造音乐之城,是大渡口区在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中的重点。以“音乐+”为载体,大渡口区先后举办重庆长江草莓音乐节、重庆穿越二号音乐节,吸引了数万人的粉丝人气;大渡口区还与音乐专业机构亚洲音乐联盟合作,共同将义渡古镇打造成为音乐小镇。亚洲音乐联盟组委会负责人张盈柔告诉记者:“从音乐人培训、音乐人工作室开办、音乐表演服务,再到音乐酒吧、民宿打造,一条完整的音乐产业链正在这里成型。”

在大渡口,占地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钓鱼嘴半岛更是将变身为音乐半岛,高标准规划建设长江音乐厅、长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等项目,集音乐创作表演、人才培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

从“灰色钢城”到音乐都市,大渡口正在展现崭新的城市气质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借道出海 麻辣美食香飘世界 看新加坡之行背后的重庆机遇

6月的“狮城”,迎来了一场“陆海之约”。10日至13日,重庆组织上百人的代表团到新加坡,参与“新加坡·重庆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暨中新金融峰会、2025陆海财经论坛等活动,共促渝新“山海情”。

扩大朋友圈 收获新成果 描绘新愿景——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综述

6月10日至12日,四川成都,骄阳似火,为期3天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此举行。四海宾朋跨越山海,在巴蜀大地再次相聚,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中国(重庆)-非洲投资贸易合作恳谈会在长沙举行

6月12日,由重庆市政府主办的“中国(重庆)-非洲投资贸易合作恳谈会”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肖百灵,肯尼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李·金扬朱,利比里亚商业与工业部部长玛格达琳·埃伦·达戈斯,尼日尔工贸部部长阿卜杜拉·赛义杜出席会议并致辞。